闲拨炉火倚竹床,龙涎添炷篆烟长。
不才未有生花笔,敢把文章享是香。
注释:我闲来拨动着炉火,倚靠在竹床上,龙涎香增添了炷香的烟气,烟雾缭绕,香气袅袅。我不才,没有什么才能,没有生花妙笔,不敢用文章来享受这种香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悠闲自得的环境下,点燃了龙涎香,品鉴着香烟袅袅上升的情景。诗中“不才未有生花笔”一句,表达了诗人自嘲和自谦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整首诗意境优美,韵味悠长,是一首典型的文人骚客之作。
闲拨炉火倚竹床,龙涎添炷篆烟长。
不才未有生花笔,敢把文章享是香。
注释:我闲来拨动着炉火,倚靠在竹床上,龙涎香增添了炷香的烟气,烟雾缭绕,香气袅袅。我不才,没有什么才能,没有生花妙笔,不敢用文章来享受这种香味。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在悠闲自得的环境下,点燃了龙涎香,品鉴着香烟袅袅上升的情景。诗中“不才未有生花笔”一句,表达了诗人自嘲和自谦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执着。整首诗意境优美,韵味悠长,是一首典型的文人骚客之作。
【注释】 访:探访;高士:有才德的人;云林:指云林寺,在今安徽休宁县西,是李白和杜甫等人的游宴胜地。草堂:指草堂寺,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清閟(bì)阁:即“清凉寺”,又名“云林寺”、“龙兴寺”,在今安徽泾县西北。相传为晋代道士许逊所建。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在泾县(今属安徽)时,曾游历清凉寺(今名清凉寺),写下这首七绝。首句写云林、草堂旧址,次句写旧迹,三句写遗迹
中秋月夜小坐凉亭 良宵风静最清宁,旅客悠然坐小亭。 梦到草塘千里绿,山迎人面数峰青。 游鱼细弄天边月,飞鹊频遮水底星。 身世茫茫无定局,且随柳絮化浮萍。 译文: 在中秋的明月之夜,我坐在凉亭中静静地坐着。 这个夜晚,风很平静,最是清新安宁。 作为一个旅客,我悠然自得地坐在小亭里。 我梦见自己在千里之外的草塘中漫步,四周都是一片绿色的草地。 当我醒来,眼前是群山,它们仿佛在迎接着我
注释: 下帷罨画楼二首 其二: 下帷:指隐居。罨画楼:即罨画溪,在今安徽歙县。 回首当年胜,争传罨画溪:回忆起过去,大家都说罨画溪风景优美。 同人诗结社,名士笔留题:与同道中人组成诗歌社团,名流雅士们留下诗文。 试点生公石,时沾燕子泥:试踏点过“生公”的石头,时常被燕子的粪便弄脏了鞋。 庭中遗植在,乔木尽依栖:庭院中遗留的树木还在生长,高大的树荫已经覆盖了整个院落。 赏析:
【注释】 下帷:古代一种读书方法,即放下帷帘,专心致志。罨画楼:指装饰有绘画的亭台楼阁。 七载:七年。 息机:停止工作的意思。 讲席:讲课之席位,这里指教学场所。 玉树:比喻才华横溢的人,也指美男子。书帷:指书卷、笔墨等。 催花发:催开百花。 趁笔挥:趁着好时机写作。 隔墙啼:隔着墙头听鸟叫。 飞:振奋起来。 【赏析】 诗中作者在七载风尘外,今年暂息机,意谓经过漫长的风尘仆仆
注释: - 继起东林气节同,甲申遭变恨何穷。 - 当年魂附龙髯去,今日名垂国史中。 - 社稷殉墟宜食报,春秋祭帑慰孤忠。 - 而今始得幽光阐,千载皇朝祀典隆。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明朝著名政治家、思想家顾宪成的颂扬之作。顾宪成是东林党的重要领导者,他主张“以道义治天下”,反对腐败和贪污,对明朝的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事迹被后世传为佳话,被誉为“千古忠臣”。
过崇教禅院 古寺崇何教,门开不二宗。 清风翻贝叶,秋雨听长松。 破壁青萝挂,残碑碧藓封。 千秋王建宅,留得一声钟。 翻译: 经过这座古老的寺庙,我听到了一阵阵悠扬的钟声。 注释与赏析: 1. 过崇教禅院:经过一座名为“崇教”的寺庙,这里可能是某个佛教寺院的名称。 2. 古寺崇何教:这座寺庙历史悠久,是一所古寺。 3. 门开不二宗:寺庙的大门敞开,象征着佛法的包容性,不区分教派。 4.
注释: 昨天看见浮云把夕阳送走,为什么突然下起风雨来?农夫忧愁庄稼受害,蚕妇们齐上田野采桑。钱堆积得参差不平,珍珠抛散错落有致。我的小斋也喜欢琴书润泽,更节省浇花几度忙忙。 赏析: 首句“昨见浮云送夕阳”写雨前景象,天气阴沉,阴云密布,阳光被遮挡,天空一片灰暗。接着,“何来风雨忽癫狂”一句,诗人用“癫狂”来形容突然而来的风雨,既表现了诗人对突发变化的惊愕,也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风雨的不满。
【注释】 1.过:经过。华学士:指唐朝的华阴令华原,字子云,号隆亭,有《华阳集》二十卷。 2.太史坊:县治东门内为太史坊,即今县城南门内大街。 3.园荒金粟岭:金粟岭,在今西安西南。 4.草没旧门墙:草长满旧门。 5.带水双桥锁:指灞桥、淬桥一带的水道,因两岸建二桥而得名。 6.长松五墓苍:指五陵(汉武帝刘彻葬于五柞宫,称五陵)之柏,皆已苍老。 7.也知云变幻:也懂得世事变化无常。
祝司马春塘表兄六十岁生日四首 其一 万树流霞媚小春,甲周初度遇良辰。 齐眉举案年偕老,七子称觞庆六旬。 仙客山前开寿域,锦帆泾上宴嘉宾。 拒霜恰放芙蓉蕊,红映金萱绿映椿。 注释: 1. 万树流霞媚小春:形容春天的景象美丽如同流霞般绚丽多彩。流霞,流动的彩霞,常用来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变化多姿,美如画卷。媚小春,指春天的美丽迷人。 2. 甲周初度遇良辰:甲周,即甲周年纪,指的是年龄到了三十岁时的生日
【注释】 奉先大令:即王奉先,字子正,号晦庵。 廓庵公栗:王公栗,字文简。 主入忠孝报忠两祠:主管忠诚和孝道的祭祀。 纪二首:序言中称“三首”,这里应为第二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奉先大令、晦庵公栗主入忠孝报忠两祠时所写的一首颂德之作。前二句写王奉先久已湮没,现在追赠他为忠臣,以报答他的忠诚纯朴;后二句说他的幽光总藉乡评显明,亮节只因为当道伸张而彰显。全诗赞扬了王奉先忠心耿耿
注释:在楚国设宴为楚王敬酒,却空有礼节而无真情实意。刘阮是晋人张载、阮咸的字,他们都是竹林七贤之一。“标”指标榜。 平生不解葡萄饮,也把胸中垒块浇。 译文:我生平不懂吃葡萄酿酒,如今也要喝一点解解闷。 赏析:此诗以“对酒”为题,实则借酒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写设席为楚王敬酒,却没有诚意;二联写自己虽然懂得饮酒,却不以饮酒为乐事;三联写自己也像刘阮那样饮酒,却只是借酒浇愁罢了
寒郊送客 山川正萧瑟,送别倍魂销。 客去云横路,诗留雪满瓢。 天空高独鸟,岭直下双樵。 远戌一声角,梅花夜寂寥。 注释 - 山川正萧瑟:形容秋天或冬天的景色,山和川显得特别寒冷和萧条。 - 送别倍魂销:因为送别而感到悲伤到极点。 - 诗留雪满瓢:用诗歌寄托情感,就像雪覆盖了杯子一样。 - 天空高独鸟:孤独的鸟儿在高空飞翔。 - 岭直下双樵:指两座山峰,直插云霄。 - 远戍一声角
【注释】 1. 西林:地名。 2. 早风:初秋的风。 3. 挟伴:带着同伴。 4. 幽:幽静之处。 5. 尘外:指尘世之外。 6. 狎鱼鸟:与鱼儿、鸟儿亲近。 7. 残照:夕阳。 8. 邱:山丘。 9. 归欤:返回吗? 10. 还复留:还是留下。 【译文】 立秋之后,一日与群从一起经过西林。 清晨,秋风和阳光都很好,我们带着同伴去寻找一处幽静的地方。 岁月如流沙般地被抛在了尘世之外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句内容,然后结合诗句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来理解分析。 “五老峰前一鉴亭,当年水碧映山青。”意思是:五老峰前的鉴亭,当年水面清澈映衬着青山。“五老峰前”指的是西湖的雷峰塔,在钱塘门外,是西湖十景之一。“水碧映山青”,写鉴亭之环境。鉴湖为杭州城西南的天然大湖,湖水澄澈,绿荫环绕,景色优美。“当年”指过去,“水碧映山青”
【译文】 我换骨丹灵不知所从,依旧疏狂。诗因等待修改而留下草稿,花儿被怜惜而偶尔折断枝条。游赏游玩时题写汉皋佩玉之词,长歌胜过读砚山碑文。唾壶击罢人已归去,帘外春风拂动砚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首联“换骨丹灵我未知,疏狂依旧似曩时”是说自己虽然已经换了一种精神境界,但仍然像过去一样疏狂。颔联“诗因待改权留稿,花遇堪怜偶折枝”,则是说因为要修改诗句,所以留下了草稿
【注释】 挽春不住:挽留春天,不让其离去。故园空:家乡已荒芜。带雨残花肯受风:被雨水打湿的落花怎受得了秋风的吹拂?到处为家:到处流浪,没有固定的归宿。甘:甘愿。生来无主:没有固定的主人。绛云收去:绛红的云彩被收起去了。蛛网还留一点红:蜘蛛结网时留下的一点红色还未消失。可胜慨叹夕阳中:可不胜惆怅地感慨于夕阳之中。 【赏析】 《落花二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这首诗以落花自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