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病正连绵,抚时增萧瑟。
前有一樽酒,不醒积毁骨。
连朝风雨多,芭蕉益愁绝。

【注】此诗作于大历五年(770)秋,杜甫此时流寓梓州。

衰病正连绵,抚时增萧瑟。

诗人以“衰病”自况,说明其时已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精神不振。而自己面对时事,更是心烦意乱,感到异常萧瑟。

前有一樽酒,不醒积毁骨。

诗人以酒消愁,但酒却未能使他的愁苦消散。因为积忧成疾,所以即使有酒也只能是“一樽”,无法解忧。诗人用“积毁骨”来形容自己因愁闷而造成的身体上的损伤。

连朝风雨多,芭蕉益愁绝。

连续不断的春雨使得本来就令人忧愁的芭蕉更加愁绝,诗人以芭蕉喻人,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

赏析:此篇乃杜甫流寓梓州的诗作。诗人在流寓期间,生活困顿,身体多病,心情抑郁,常常以酒解忧。但这种排遣愁闷的办法并不能真正消除诗人的痛苦。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写下的。

开篇两句即点明题意,写诗人因身患疾病而倍感衰老、衰弱,再加上时事的纷扰,自然使人产生悲凉之感。首句中“衰病”二字,既指诗人自身的病体,亦暗指整个大唐王朝的衰败之景。颔联紧承首句而来,“前有一樽酒”一句,诗人以酒为伴,借酒消愁,但酒却不能解除他心中的愁苦。“积毁骨”,形容愁闷到了极点,以至于身心俱疲。颈联则由外及内,写雨夜听风的情景。风雨交加,使本来令人愁绝的芭蕉更加愁绝,更增添了诗人心头的愁绪。尾联直抒胸臆。诗人用芭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益愁绝”三字将诗人内心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