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困矣蒸甚,鸣鸠唤奈何。
中宵喧旅梦,惊浪出林阿。
乍息怦怦累,如传踏踏歌。
晓来看池水,新涨半篙多。
岂是山灵意,勾留游子鞿。
雨呼公莫渡,风唱客无归。
花信行将尽,涛声不可矶。
浮屠休见诮,三宿戒多违。
主人应念我,带水隔遥村。
不惜淹三径,其谁共一尊。
空庭闻鸟语,清思落苔痕。
明日应相见,新诗好共论。
水木明瑟园阻归
昨天困顿得很厉害,鸣鸠唤我无可奈何。
中夜喧宾旅梦,惊浪冲出林阿。
乍息怦怦累,如传踏踏歌。
晓来看池水,新涨半篙多。
岂是山灵意,勾留游子鞿。
雨呼公莫渡,风唱客无归。
花信行将尽,涛声不可矶。
浮屠休见诮,三宿戒多违。
主人应念我,带水隔遥村。
不惜淹三径,其谁共一樽。
空庭闻鸟语,清思落苔痕。
明日应相见,新诗好共论。
译文:
昨天我病得很重,鸣鸠叫唤我无奈。
中夜喧宾旅梦,惊浪冲出林阿。
乍息怦怦累,如传踏踏歌。
晓来看池水,新涨半篙多。
岂是山灵意,勾留游子鞿。
雨呼公莫渡,风唱客无归。
花信行将尽,涛声不可矶。
浮屠休见诮,三宿戒多违。
主人应念我,带水隔遥村。
不惜淹三径,其谁共一尊。
空庭闻鸟语,清思落苔痕。
明日应相见,新诗好共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描绘了诗人在园中受阻无法归家时的孤独、焦虑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
首句“昨困矣蒸甚”,描述了诗人前一天生病的情况,表达了诗人身体的不适和精神状态的低落。接着第二句“鸣鸠唤奈何”,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焦虑,仿佛有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凉。
中间四句则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诗人通过声音的变化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境。“中宵喧旅梦”描绘了夜深人静时,诗人听到远处的喧闹声而惊醒,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惊浪出林阿”,则形象地描绘了波浪汹涌的情景,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白天的景象:“乍息怦怦累,如传踏踏歌。”诗人描述自己因为疲惫而感到心悸,同时也听到了脚步声的响起,如同有人在欢快地唱歌。这两句通过对比日夜的景象,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最后四句则转向了对自然的描绘和对家乡的思念:“晓来看池水,新涨半篙多。”诗人清晨起来看到池塘里的水涨了起来,已经涨到了半个竹篱笆的高度。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时间正在流逝,诗人在等待归家的路上越来越焦急。
整首诗的情感色彩非常浓厚,既有悲伤、无助、焦虑等负面情绪,也有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期待早日回家的期盼之情。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