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绿毵毯阴蒙蒙,明朝知有清明风。
扁舟径到重湖里,南屏山色碧于水。
当垆少妇笑倚门,春愁飞上蛱蝶裙。
顾谓游人试缓步,前头便是苍公墓。
冬青花信杳不来,愿君酹之酒一杯。
酒酣长啸倾墨碗,诗成低唱叶檀扳。
东台之东西台西,聊借花游漫兴题。
春光合为词人使,转眼花期过廿四。
多情少妇乞短笺,借问即席成几篇。

小寒食日仝人泛舟湖上和杨东维花游曲

  • 新绿毵毯阴蒙蒙,明朝知有清明风。

  • 新绿:指的是春天的新芽,嫩叶。

  • 毵毯: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像铺开的毯子一样。

  • 阴蒙蒙:形容光线暗淡,天气阴沉。

  • 清明风:指的是春季的暖风,通常与清明节有关。

  • 这首诗描述的是春天的景象,新长的绿色植被覆盖着大地,天气阴晴不定,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春风吹拂。

  • 扁舟径到重湖里,南屏山色碧于水。

  • 扁舟:小船,泛指船只。

  • 重湖:指两个湖泊相连的地方,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水域。

  • 南屏山:位于杭州,以其秀丽的山水而闻名。

  • 通过船只直接到达这个美丽的湖泊,诗人被南屏山的碧绿景色所吸引。

  • 这里的“碧”形容山的颜色非常深绿,甚至比水面还要绿。

  • 当垆少妇笑倚门,春愁飞上蛱蝶裙。

  • 当垆:古时酒店中女店主负责烧酒的地方。

  • 少妇:年轻女子。

  • 倚门:靠在门边,形象地描绘了妇女等待客人的场景。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年轻女店主在门口微笑等待的情景,她的笑容似乎被春天的忧愁染上了色彩。

  • 顾谓游人试缓步,前头便是苍公墓。

  • 这里提到的“苍公”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但在这里没有具体说明是谁。

  • 诗人鼓励游客慢慢行走,以更好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 “前头便是苍公墓”可能意味着前面的路尽头就是这位历史人物的墓地。

  • 冬青花信杳不来,愿君酹(lèi)之酒一杯。

  • 冬青花信:这里可能是指某种植物的花期,但具体是什么花并没有明确指出。

  • 杳不来:表示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再回来。

  • 诗人希望人们能以饮酒的方式纪念这位花信的逝去,表达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 酒酣长啸倾墨碗,诗成低唱叶檀扳。

  • 这里的“墨碗”可能指的是用来装酒的杯子,也可能是文人用来书写的工具。

  • “叶檀扳”: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声音低沉,类似于树叶摩擦的声音。

  • 诗人在饮酒畅饮之后,高声长啸,然后用墨笔在纸上写下诗句。

  • 这些诗歌可能是他即兴创作的,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艺术才华。

  • 东台之东西台西,聊借花游漫兴题。

  • 这里的“东台”和“西台”指的是古代的两个地方,可能是作者所在的地方或者他游览过的地方。

  • “花游漫兴题”:可能是诗人在游览过程中随意写一些与花有关的诗句。

  • 诗人可能在东台西台之间游览时产生了一些与自然美景和生活相关的感慨,所以创作了一些与花游相关的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春光合为词人使,转眼花期过廿四。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赞美,认为春天的阳光是专门为了那些词人而存在的,使得他们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 “转眼”:表示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间就到了春天结束的时候。

  • “廿四”:这里是一个虚数,表示具体的天数已经过了二十四天。

  • 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感叹春天的美好时光很快就过去了。

  • 多情少妇乞短笺,借问即席成几篇。

  • 这句诗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向诗人请求简短的书信,可能是希望得到诗人的赞美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关注。

  • “乞短笺”:请求写一封简短的信或者便条。

  • “即席成几篇”:在宴会上即兴写了几首诗。

  • 这里可能暗示了宴会中的某种互动或者情境,女子可能希望通过诗人的诗词来引起诗人的关注或者好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