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教圣天子,玉烛亲纲缪。
诸公称股肱,而徒安苟偷。
足食与足兵,果何道之由。
文章虽小道,元气所节宣。
三才有橐钥,冥冥嘘其间。
随运为降升,良亦非苟然。
列朝诸著述,大概略可言。
有人一振之,旋转盖如环。
而今胡日下,东流势不还。
强者成枭狐,弱者成寒蝉。
天地失正声,莫遏群儿喧。
其在洪范中,咎徵岂无端。
杞人窃搔首,作诗志忧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进学解》的一部分,全诗共六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感怀
  • 诗句:空教圣天子,玉烛亲纲缪。
  • 译文:白白地教导圣明的天子,用玉制的烛台亲自管理国家。
  • 注释:圣天子,指唐玄宗李隆基。玉烛,比喻皇帝如玉般光明磊落。纲缪,治理国家的意思。
  1. 诸公称股肱,而徒安苟偷。
  • 诗句:诸公称股肱,而徒安苟偷。
  • 译文:众位公卿号称国家的栋梁,却只是苟且偷安。
  • 注释:股肱,喻指贤能之士。苟偷,苟且,不努力的样子。
  1. 足食与足兵,果何道之由。
  • 诗句:足食与足兵,果何道之由。
  • 译文:粮食充足,士兵强大,这究竟是靠什么道理得来的。
  • 注释:足,形容词作动词,足够、充足;道,这里指治国理政的道理;由,来由、原因。
  1. 文章虽小道,元气所节宣。
  • 诗句:文章虽小道,元气所节宣。
  • 译文:文章虽是小小的学问,但却能调节天地间的元气。
  • 注释:小道,微小的途径;元气,这里指天地间的自然之气。
  1. 三才有橐钥,冥冥嘘其间。
  • 诗句:三才有橐钥,冥冥嘘其间。
  • 译文:天地间有三位圣人,他们像钥匙一样掌管着一切。
  • 注释:三才,指天、地、人三部分;橐钥,喻指执掌、掌握之意;冥冥,昏暗不明的样子。
  1. 随运为降升,良亦非苟然。
  • 诗句:随运为降升,良亦非苟然。
  • 译文:顺应天命的升降变化,并非偶然的事情。
  • 注释:降,这里是动词,意为“顺从”;升,同样为动词,意为“顺应”。
  1. 列朝诸著述,大概略可言。
  • 诗句:列朝诸著述,大概略可言。
  • 译文:历代的各种著作,大致上都可以说一说。
  • 注释:列朝,指各个朝代;著述,这里指书籍或学术著作。
  1. 有人一振之,旋转盖如环。
  • 诗句:有人一振之,旋转盖如环。
  • 译文:有的人能够振奋人心,他们的号召就像圆环一样。
  • 注释:振,振奋;盖,指帽子、头冠;如环,比喻紧密相连,形容声势浩大。
  1. 而今胡日下,东流势不还。
  • 诗句:而今胡日下,东流势不还。
  • 译文:现在国家已经衰落,就像向东流逝的水一样不再回头。
  • 注释:胡日下,比喻国势衰败;东流,比喻国家的江河向东方流去,不再回头。
  1. 强者成枭狐,弱者成寒蝉。
  • 诗句:强者成枭狐,弱者成寒蝉。
  • 译文:那些强大的人成了狡猾的狐狸,而那些软弱的人则如同寒天的知了。
  • 注释:枭狐,比喻强横狡诈的人;寒蝉,指在寒冷环境中哀鸣的鸟儿,比喻软弱无力的人。
  1. 天地失正声,莫遏群儿喧。
  • 诗句:天地失正声,莫遏群儿喧。
  • 译文:天地失去了应有的声音,无法阻止孩子们的喧嚣。
  • 注释:正声,指天地间应有的秩序和和谐;群儿,指众多的小孩;喧,喧闹。
  1. 其在洪范中,咎徵岂无端。
  • 诗句:其在洪范中,咎徵岂无端。
  • 译文:这些征兆在《洪范》这部典籍中都有明确的解释,难道没有缘由吗?
  • 注释:《洪范》,即《尚书·洪范》,是一部记录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文献。《洪范》中记载了许多吉凶祸福的征兆和原因。
  1. 杞人窃搔首,作诗志忧患。
  • 诗句:杞人窃搔首,作诗志忧患。
  • 译文:忧虑的人偷偷地搔着头思考这些问题,因此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感慨。
  • 注释:杞人,指忧虑不安的人;搔首,指用手搔头发表示焦虑不安;志忧患,即以诗歌来寄托自己的忧患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