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抵山麓,杳然探深冥。
所困在曲磴,所通在神明。
暗香空中来,鼻观早泠泠。
秉烛谛视之,鹿角交枝横。
微茫阴云里,下有寒谷冰。
于焉验夜气,孰与旦画清。
山僧出肃客,漏下已二更。
孤月尚未上,荒鸡尚未鸣。
独有梅花魂,随我入前楹。
解衣慰窘步,屐齿俱含馨。
座有软脚酒,足以发诗情。
山神夜传语,诘旦戒早晴。
在昔寒香翁,大节昭沧溟。
故国之乔木,有光先中丞。
啮㰖看梅花,用晦毕馀生。
可怜骆义乌,垂死莫知名。
我为阐潜德,遂足炳日星。
惜㦲竿木吟,竟同落花零。
侵晓山雨过,渐见东荧荧。
诸公俱熟睡,而我已独醒。
熹微看南枝,嫩湿增娉婷。
披衣出上方,曳筇寻古亭。
荼甘不可作,寒碧委蔓荆。
废翁亦仙去,梅花失主盟。
倒影浸溪碧,古心与天青。
间以虬松枝,怒涛时崩腾。
【赏析】
宝岩寺的梅花,是诗人所钟情的。他与友人靓渊一起到山麓看梅,在暮色苍茫中,探幽寻胜,欣赏那“暗香空中来,鼻观早泠泠”的奇景。他们秉烛观赏,看到“鹿角交枝横”,觉得十分奇特。这两句诗写得很简练、生动,突出了梅花的奇异之美。
下片主要写诗人夜宿宝岩寺,赏梅抒怀的情景。
“孤月尚未上,荒鸡尚未鸣”二句,写诗人夜宿宝岩寺时所见景象。这时,月亮还未升上天空,寒气袭人,荒鸡也还没有啼叫。诗人用“孤月”二字,烘托出一片空寂清冷的气氛,使读者感到一种凄凉孤寂之感。
“独有梅花魂,随我入前楹”二句,写诗人在寒夜之中,仍能保持高昂的斗志,以梅花自比,抒发自己的情怀。“解衣慰窘步”,写诗人解衣缓步,步履从容;“屐齿俱含馨”,写诗人穿木屐而行,木屐上的泥土散发出阵阵清香,形象而生动地写出诗人在深夜里仍不懈怠的精神风貌。
下片主要写诗人夜宿宝岩寺,赏梅抒怀的情景。
“山僧出肃客,漏下已二更”二句,写宝岩寺的僧人为诗人送行的情景。这时,寺院已经关门打烊,僧人出来送别,说明夜色已晚,时间已经很晚了。
“独有梅花魂,随我入前楹”二句,写诗人在寒夜之中,仍能保持高昂的斗志,以梅花自比,抒发自己的情怀。“解衣慰窘步”,写诗人解衣缓步,步履从容;“屐齿俱含馨”,写诗人穿木屐而行,木屐上的泥土散发出阵阵清香,形象而生动地写出诗人在深夜里仍不懈怠的精神风貌。
“诸公俱熟睡,而我已独醒”二句,写诗人独自清醒地面对茫茫宇宙和皎洁明月,感慨良多。“熹微看南枝,嫩湿增娉婷”二句,写诗人从窗内向外张望,只见南面树枝上梅花娇艳欲滴,清新脱俗,令人陶醉。
“披衣出上方,曳筇寻古亭”二句,写诗人披衣走出寺门,来到一个古亭之中,一边品茗,一边吟咏梅花。“荼甘不可作,寒碧委蔓荆”二句,是说茶味淡薄如饴糖,而寒碧则如同蔓荆一样,生长在荆棘之中,难以生存。这两句诗以茶喻梅,以蔓荆喻梅花之难活,进一步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
“废翁亦仙去,梅花失主盟”二句,写诗人感叹自己虽身处尘世之中,却无法像梅花那样超然物外、高洁无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倒影浸溪碧,古心与天青”二句,写诗人站在溪边欣赏水中的倒影,只见清澈的溪水与碧绿的山石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这两句诗以倒影比喻梅花的影子,既表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又展现了梅花的高雅气质。
全诗通过对宝岩寺夜宿赏梅的描绘,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追求真理的情怀。诗人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将景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典故,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总之,这首诗是一首艺术性和思想性都非常优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