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大儒子,不死非所期。
尚书且不死,而反得之妻。
妻挈女俱死,古井生香泥。
长虹夜半覆古井,光与余阙李黼祠堂齐。
吁嗟乎尚书不死非所期。
尚书究竟死,东市发叹噫。
失身早不决,应悔负扊扅。
国史既舛谬,地志复漏遗,我歌古井神凄迷。
《古井叹》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古井为题,通过古井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尚书不死、妻死、东市发叹等人生经历的感慨和思考。
诗句释义:
- 尚书大儒子,不死非所期。尚书是古代的一种官位,这里指的是一位有学问、有地位的人。尚书不死,并不是因为他不想死,而是因为他的学识和地位让他不得不死。
- 尚书且不死,而反得之妻。尚书虽然还活着,但他的妻子却已经死了。这可能是因为尚书的学识和地位让他的妻子感到骄傲,从而导致她选择自杀。
- 妻挈女俱死,古井生香泥。尚书的妻子带着女儿一起死去,古井里生长出了芬芳的香泥。这里的“生香泥”象征着妻子的精神永远留在了古井中,她的美德和精神成为了古井的一部分。
- 长虹夜半覆古井,光与余阙李黼祠堂齐。长虹在夜间覆盖了古井,它的光辉与李阙(李黼的祠堂)的光芒相映成趣。这里的“余阙”是指南宋末年的一位大臣,李黼则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大臣。通过对比这两位大臣的祠堂,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于英雄人物的怀念。
- 吁嗟乎尚书不死非所期。感叹尚书不死不是他所期望的事情。这里的“吁嗟乎”是感叹的语气词,表达出作者对尚书命运的惋惜和对历史变迁的感叹。
- 尚书究竟死,东市发叹噫。尚书最终去世了,他在东市发出了叹息。这里的“东市”指的是古代长安城的一个市场,也是死刑犯被斩首的地方。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于生死的思考。
- 失身早不决,应悔负扊扅。如果当初不做出错误的决定,就不会有后来的后悔。这里的“负扊扅”指的是背信弃义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的反省和对于道德规范的重视。
- 国史既舛谬,地志复漏遗,我歌古井神凄迷。国史记录错误,地志记载遗漏,我唱着古井的神灵而感到凄凉迷茫。这里的“国史”指的是国家的历史,“地志”指的是地方的志书。通过对比国家和地方的历史记录,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真相的追求和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
赏析: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张孝祥借古井为题,通过对古井故事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命运、历史变迁和道德规范的思考和感慨。全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