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挠蜀山头,梦入蜀冈尾。
浙东之淮东,行役于焉始。
蜀道邈三峨,迢迢六千里。
蚕丛与鱼凫,寥天阻南纪。
岂有风马牛,而忽通神髓。
命名自独峰,附会真无理。
吁嗟蜀道难,不独三峨里。
何如卧蜀山,饱看江霞绮。
诗句翻译与赏析
蜀山渡口守潮
停挠蜀山头,梦入蜀冈尾。
浙东之淮东,行役于焉始。
蜀道邈三峨,迢迢六千里。
蚕丛与鱼凫,寥天阻南纪。
岂有风马牛,而忽通神髓。
命名自独峰,附会真无理。
吁嗟蜀道难,不独三峨里。
何如卧蜀山,饱看江霞绮。
译文
- 蜀山渡口守潮:在蜀山渡口守卫潮汐(潮水)的涨落。
- 停挠蜀山头,梦入蜀冈尾:梦中仿佛从蜀山的前端进入蜀山的后端。
- 浙东之淮东,行役于焉始:从浙江到河南,开始行程。
- 蜀道邈三峨,迢迢六千里:蜀道远超过三峨山(四川名山之一),大约六千里。
- 蚕丛与鱼凫,寥天阻南纪:相传古代的蚕丛和鱼凫居住在此,天地之间阻隔着南方之地。
- 岂有风马牛,而忽通神髓:怎么会有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突然能够通神。
- 命名自独峰,附会真无理:地名的命名来源于独特的山峰,但这种解释并不合逻辑。
- 吁嗟蜀道难,不独三峨里:叹息蜀道难以通行,不仅仅在三峨山一带。
- 何如卧蜀山,饱看江霞绮:不如躺在蜀山上欣赏江面的晚霞美丽绚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蜀道艰险的感叹以及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中描绘了蜀地的独特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历史传说,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风马牛”等典故的运用,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思想情感。整首诗以抒情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