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志游山,五岳造其四。
聊复留有馀,衡阳未之至。
归来厌华堂,一隅成小憩。
壶公以壶栖,巢父以巢置。
人生苦局龊,耳目限于地。
莫夸云梦宽,适增夜郎愧。
南溪具神勇,芒屩百两敝。
退之所回车,游行心不悸。
壮观历天涯,老倍添奇气。
小阁低于艇,此中正无际。
我来阻淫雨,登阁消清秘。
遥望五岳云,茫茫生遐跂。
【注】
(1)《南溪志游山》:指张九龄《南溪始泛》诗。
(2)五岳:指五岳山,即嵩山、华山、衡山、泰山、恒山,皆在中国。
(3)聊复留有馀:姑且留下一些馀地。
(4)衡阳:在湖南省。未之至:没有到过。
(5)壶公:传说中的神仙名。壶公以壶栖:壶公用壶作窝栖息。壶公,相传为古仙人名。
(6)巢父:传说中的仙人名。
(7)局龊:拘束,局促。
(8)云梦:古代传说的地名。
(9)芒屩百两敝:穿百足之虫之鞋,脚要折断。芒屩,一种古代鞋履。
(10)退之所回车:退回去时,要回头看看。
(11)老倍添奇气:年老的人增添了不少精神。
(12)小阁:指南溪的亭阁。艇:小船。
(13)无际:没有边际。
(14)登阁消清秘:登上南溪亭阁,消解烦闷,领略清幽。
(15)遥望五岳云:远远眺望五岳山,云雾缭绕。
【译文】
南溪亭阁是游览胜地,五岳中的四岳都造访了。
姑且留下些空闲的地方,没有到过衡阳山。
归来之后厌弃华堂的繁华,在南溪小阁中小憩一下。
壶公用壶作窝栖息,巢父把巢置在树上。
人生苦于束缚,耳目被限制在地面。
不要夸耀云梦泽多么宽阔,反而更加感到夜郎自大惭愧。
南溪具神勇,穿百足之虫之鞋,脚要折断。
退之所退之处要回头看看,行走自如,心情轻松不慌。
壮观历天涯,老翁增添不少精神。
小阁低于小舟,此中正没有边际。
我来南溪阻淫雨,登亭消解烦闷。
遥望五岳云,烟雾弥漫生遐思。
【赏析】
此诗写南溪亭阁景色,抒发作者闲适的心情。
首联点出游览胜地“南溪”,并说已游遍五岳中的四岳,表现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旅游的热爱。“聊复留有馀”,“聊”是姑且的意思;“留有馀”,是说还留下了一些馀地。这里含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思。诗人虽然游历了四岳,却还没有去过南溪,所以说“聊复留有馀”。
颔联写诗人来到南溪后的情况。“衡阳未之至”,表明诗人还未到过衡阳山,而“未之至”也意味着还有余暇,还可以到别的地方游玩。
颈联写到诗人登亭小憩。“壶公以壶栖”,壶公就是传说中的仙人壶子,用壶作为栖身之居。壶子用壶作窝栖息,这壶子大概就是壶公吧!“巢父以巢置”,巢父也是传说中的仙人,用巢做家居住。壶子和巢父都是隐遁之士,他们隐居深山之中,与世隔绝,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诗人登上南溪亭阁,看到这样的仙境,不由得产生归隐的愿望。
“一隅”两句写诗人在南溪亭阁中的所见所感。诗人登上南溪亭阁,放眼远眺,只见云雾笼罩着五岳山,显得朦胧缥缈,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诗人站在亭阁上,心胸开阔,眼界宽广,不禁产生了无限美好的感慨。
尾联写诗人登上南溪亭阁后的心情感受。诗人登上南溪亭阁后,觉得心旷神怡,精神焕发。他看到南溪亭阁周围风景秀丽,心中不由得生出羡慕之情。同时,诗人也感到自己年岁已高,精力不如以前旺盛了,不免有些遗憾。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觉得这种老迈的精神更显得可贵。诗人在南溪亭阁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心情舒畅,精神抖擞。
这首诗描写了南溪亭阁的风景和诗人在这里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