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头不下洞庭甘,鱼涷尤于霜后酣。
粤客未通韩氏录,错将朱橘唤黄柑。

注释:

  1. 鱼涷柑来馈者:用鱼涷柑来送的礼物。
  2. 粤无柑实即橘也而冒以为柑:广东没有真正的柑树,只是橘子而已,却冒充成柑树,把小的橘子当作大的是柑。
  3. 指其小者为橘诗以正之:指出它们小的就叫做柑橘,我来写诗纠正他们的错误。
  4. 千头不下洞庭甘:洞庭湖出产的鱼千头都不如它甘甜。
  5. 鱼涷尤于霜后酣:鱼涷在霜后的滋味尤其好。
  6. 粤客未通韩氏录:广东的客人不懂得韩愈的《祭鳄鱼文》。
  7. 错将朱橘唤黄柑:误将朱橘(橙)当成了黄柑。
    赏析:
    这是一首自作诗,用以纠正别人将朱橘错当黄柑的行为,同时也讽刺了不懂礼数的广东客人。
    第一句点明题旨,说明自己收到的礼物并非真正的柑桔而是橘子,因为岭南地区并不种植真正的柑桔,所以只能称之为“橘”,但广东人误以为是“柑”,因此作者写了一首诗进行纠正。
    第二句描绘了洞庭湖产的鱼与其他地方的鱼相比更加鲜美。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洞庭湖鱼的美味。
    第三四句则是对广东客人的讽刺。他们虽然懂礼仪,但却不知道韩愈的《祭鳄鱼文》,误将朱橘当成了黄柑。这两句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广东客人的不满,也展现了他们的无知和傲慢。同时,这也暗示了作者对广东人的不认同和反感。
    这首诗通过自我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广东客人的不满和对广东文化的不屑一顾。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机智和幽默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