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北去多为杏,谁道南辕亦有然。
闻道琼台还六出,稽含状里未详笺。

【注释】:

红梅驿 其三: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题目中“驿”字是诗的韵脚。

梅花北去多为杏:梅花向北迁徙时,多数变成杏花。

谁道南辕亦有然:是谁说向南行驶的马车(指南行)也有这种可能呢?

闻道琼台还六出,稽含状里未详笺:听说琼台仙山上有六朵雪白色的花开放,然而在《稽含赋》里还没有写清它的形态。

【赏析】:

这首诗以梅花自比,借咏物喻人,表达诗人的情怀和抱负。

首句起兴。诗人把梅花比喻为“北去的客人”,而自己却像“南辕的马”,暗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情绪。

次句进一步抒写作者的感慨。诗人想到:如果梅花真的能像“北去的客人”那样,变为“杏花”,那该多好啊!可是,诗人又转念一想:“谁道南行的马也有变成‘杏花’的可能?”言外之意是:即使有这种可能,也不足为奇。这既是对现实的不满,也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叹。

第三句是转折句,诗人由前面的设想回到现实。诗人想到:琼山仙岛,那里有六棵玉树琼枝的梅花开放。但《稽含赋》中还没有描写它们的形状。这就暗示了诗人虽已来到仙岛,但还没有被仙人发现,还没有得到仙人的青睐。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前两句所抒发的郁愤之情,都是由此生发出来的。

第四句承上启下,照应篇题中的“红梅”。诗人从自己的遭遇联想到梅花的命运,从而想到红梅的遭遇与命运。红梅虽然美丽,但却无人欣赏,无人怜爱。这就更反衬出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这首诗构思巧妙,寓意深长。它既通过咏物表达了诗人的身世之慨,又通过咏物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性。诗人以梅花自喻,寄寓了自己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和理想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