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遗老子趋庭日,卖马曾闻购日抄。
一卷遗文参宋史,问君何以报琼瑶。
诗句释义:
第一句:“配京借抄东发史稿列传十篇予家所仅有也”
- “配京”可能是指将文章或书籍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这里特指京城。
- “借抄”指的是借阅或复制书籍。
- “东发”表示从东方发出或者传播。
- “史稿”指的是史书的初稿。
- “列传十篇”指收录在《史记》中的十篇人物传记。
- “予家所仅有也”意味着这些史稿是家中仅有的宝贵之物。
第二句:“抱遗老子趋庭日,卖马曾闻购日抄”
- “抱遗”可能指抱着珍贵的物品。
- “老”(老子)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孔子。
- “趋庭”意指跟随父亲学习,此处比喻追随先贤。
- “日”在这里可能是时间词,表明了动作发生的背景。
- “卖马”可能指的是卖书的行为。
- “曾闻购日抄”表示听说过有人购买古籍的行为。
第三句:“一卷遗文参宋史,问君何以报琼瑶”
- “一卷遗文” 指的是一卷保存的古文。
- “参” 在这里可能是参考、对照的意思。
- “宋史” 是中国宋朝的历史记载。
- “报” 在这里是回报、报答的意思。
译文:
配京借抄东发史稿列传十篇予家所仅有也
抱着珍贵的文献跟随着孔子学习的日子,曾经听闻有人购买古籍(我)家的藏书。
一卷保存的古文可以对照《宋史》,询问你如何报答这份恩情如同珍珠美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惜之情。通过提及“抱遗老子趋庭日”,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接着提到“卖马曾闻购日抄”,诗人回忆过去有人愿意出钱购买古籍的情景,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古籍的重视与价值的认可。最后一句,“一卷遗文参宋史,问君何以报琼瑶”,则直接点出了自己对宋代文献的兴趣以及希望有人能像对待珍宝一样来对待这些古籍的愿望。整体上,这首诗反映了一个学者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深切情感及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