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赵北路迢迢,往事何堪问柳条。
只此公车风雪里,十年三过十三桥。

赵北口感旧

燕南赵北路迢迢,往事何堪问柳条。

只此公车风雪里,十年三过十三桥。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田同之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往的追忆和对家乡的深情。”赵北口感旧”,即赵北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燕南赵北路迢迢,往事何堪问柳条。”,通过”燕南赵北”这一地理概念,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地域的遥远。”往事何堪问柳条”中的柳条是故乡的象征,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只此公车风雪里,十年三过十三桥”则描绘了作者在风雪中走过十三座桥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诗中的”燕南赵北”一语,最早见于《后汉书·公孙瓒传》,内记有童谣日:”燕南陲,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惟有此中可避世。 ”说的是公孙瓒在此据重兵,筑高楼,以待天下之变的事。南宋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一词有:车千乘,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 清高宗乾隆其《鄚州道中》诗云:“我爱燕南赵北间,溪村是处碧波环。 若教图入横披画,更合移来儿迭山。”从此,燕南赵北用于文学作品, 自从把“燕南陲,赵北际”连称为“燕南赵北”以后,在文学作品和人们的日常交往中,“ 燕赵 ”往往作为河北省的别称。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情感,也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深远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