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叔寸心贮千古,说诗沁入诗人脾。
殷殷雅意惜同调,停桡三日长河湄。
把臂依然忘我丑,我心写兮前致词。
《风雅颂骚》历今古,英灵秀气各含吐。
八代三唐两宋间,但有正变无门户。
底事有明三百年,分疆别界如秦楚。
刘高并革元代风,旋尊台阁归肤庸。
李何边徐盛弘正,炳如星日悬天中。
讵料公安竟陵起,一则为魔一为俚。
魔俚相承溺浊流,赖有黄门追正始。
正始未复虞山来,不分雅郑分朋侪。
党同伐异恣颠倒,七子前后遭挤排。
瑶琴宝瑟置不齿,赏心筝笛琵琶耳。
石湖为矩《剑南》规,五尺之童轻正始。
我朝定鼎代右文,宾龙绣虎来纷纷。
或如开宝称大手,或如元祐张奇军。
名家大家各位置,坛坫巍巍夸并峙。
争爇山东一瓣香,远近文人无异议。
山姜花谢《蚕尾》倾,野狐怪鸟齐争鸣。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中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看法和态度。

诗句:

  1. 与畹叔编修论诗因属其选裁本朝风雅以挽颓波
    注释:我与畹叔编修谈论诗歌时,因为他认为我们应该从本朝的风雅作品中汲取精华来挽救颓势。
  2. 畹叔寸心贮千古,说诗沁入诗人脾。
    注释:畹叔的内心充满了千古流传的诗歌,他的诗歌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心弦。
  3. 殷殷雅意惜同调,停桡三日长河湄。
    注释:他对雅意的珍惜体现在对待同调诗人时的态度上,他停下船只三天,在长河之滨沉思。
  4. 把臂依然忘我丑,我心写兮前致词。
    注释:尽管有人批评他的诗歌,但他仍然保持着自信,认为自己的诗歌是美好的,并向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
  5. 《风雅颂骚》历今古,英灵秀气各含吐。
    注释:《风》《雅》《颂》《离骚》这些古典文学历经古今,其中蕴含着英灵和秀气。
  6. 八代三唐两宋间,但有正变无门户。
    注释:在唐朝、宋朝、明朝这三个朝代之间,虽然只有正变没有门户之分,但诗歌的创作却各有特色。
  7. 底事有明三百年,分疆别界如秦楚。
    注释:为什么明朝存在三百年,它的疆域和界线就像秦国和楚国那样复杂难分呢?
  8. 刘高并革元代风,旋尊台阁归肤庸。
    注释:明朝初期废除了元代的暴政,转而推崇文官制度。
  9. 李何边徐盛弘正,炳如星日悬天中。
    注释:李善、何晏、徐陵等人都是弘正之人,他们的品德如同明亮的星星悬挂在天空中。
  10. 讵料公安竟陵起,一则为魔一为俚。
    注释:没想到公安竟陵地区开始兴起,一种风格被称为魔,另一种风格被称为俚。
  11. 魔俚相承溺浊流,赖有黄门追正始。
    注释:魔和俚两种风格相互影响,使得诗歌变得浑浊。幸好有黄门这样的人物能够追求正始之风,让诗歌重新焕发生机。
  12. 正始未复虞山来,不分雅郑分朋侪。
    注释:正始时期并未恢复虞山时期的风气,不再区分雅和郑的区别,而是将它们视为同一群体。
  13. 党同伐异恣颠倒,七子前后遭挤排。
    注释:人们喜欢互相攻击,颠倒是非,七子(指当时一些著名文人)前后都遭受排挤和排斥。
  14. 瑶琴宝瑟置不齿,赏心筝笛琵琶耳。
    注释:那些华丽的乐器被认为无用之物,而赏心悦目的乐器(如筝、笛、琵琶等)则受到人们的欢迎。
  15. 石湖为矩《剑南》规,五尺之童轻正始。
    注释:《石湖集》作为规范《剑南诗稿》的标准,五尺之童也能轻易理解正始之风。
  16. 我朝定鼎代右文,宾龙绣虎来纷纷。
    注释:我朝(即明朝)确立国家大业的时候,许多文人纷纷前来献艺,如同龙虎般威武。
  17. 或如开宝称大手,或如元祐张奇军。
    注释:有人模仿赵普的作风称为“大手笔”,有人模仿苏轼的风格号称“奇军”。
  18. 名家大家各位置,坛坫巍巍夸并峙。
    注释:名家大家各自占据一席之地,他们的成就令人赞叹不已。
  19. 争爇山东一瓣香,远近文人无异议。
    注释:大家都争相点燃自己的一缕香气,无论远近的文人都没有异议。
  20. 山姜花谢《蚕尾》倾,野狐怪鸟齐争鸣。
    注释:山姜花谢去了,《蚕尾》的歌声也渐渐消失,野狐和怪鸟也开始争夺领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