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从济上来,夕入阳丘路。
面面翠峰迎,脉脉春泉注。
斜阳一派红,半是桃花树。
【注释】
朝从济上来,夕入阳丘路。——济州、阳丘:地名。朝从济州来,晚上到阳丘路上。
面面翠峰迎,脉脉春泉注。——迎、注:指山峰和山涧泉水。
斜阳一派红,半是桃花树。——斜阳:指夕阳。
【赏析】
《送人往绣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友人远行时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惜别之情。全诗写得情真意切,意境优美,音韵和谐,是一篇抒情名作。
首句“朝从济上来”。济州,今山东济南市。诗人早晨从济州赶来,傍晚又到阳丘路上去送朋友。济州、阳丘,都是送别之地,可见诗人与友人相别的时间之长,也可见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这一句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次句“夕入阳丘路”。阳丘,即阳谷。这里暗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所记:“晋侯使大子申生聘于周,以请事。王曰:‘戎、狄是膺,诸夏是敚。不腆敝赋,以犒从者。’使大子辞焉。王曰:‘戎狄逞志,余则敛焉。’乃命之宥。请唯其令。王曰:‘诺。’既而悔之。自是以后三易帅。王及诸侯皆乱。”意思是说,晋国太子请求到周国去聘问,周惠王说:你们戎、狄这些蛮夷地区,可以任意横行霸道;我们华夏诸国就不同了,必须加以节制,不要过分奢侈浪费,所以只准备了少量的财物作为赏赐,让随行的大夫们享用。晋惠公派公子重耳出使到周国去聘问,周惠王对他说:“你们戎、狄地区逞凶肆虐,我们中原各国就要收敛起来,不敢放肆。”于是命令他们接受周王的命令。晋惠公回国后,感到后悔,从此以后,晋国先后三次换帅,周惠王也几次改变对他的态度。这两句说明,诗人在阳丘路上送别朋友时,心情是十分沉重的。
接着写景:“面面翠峰迎,脉脉春泉注”,这是一幅山水画。翠峰、春泉,都是大自然中的美好事物,它们似乎也在欢迎着诗人的朋友。
第三句“斜阳一派红,半是桃花树”。斜阳、桃花树,又是一副动人的画面。这两句写景十分形象生动,充满了诗意。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半是桃花树”中的“半”有两处含义:一是说夕阳之中映出了一片片桃花,把整个天空照得通红,好像半边天都被桃花染红了似的;二是说在这暮色苍茫之中,只有那几棵桃花树还在散发着阵阵清香,仿佛给这即将分别的人增添了几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