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饲蚕,暮饲蚕,桑树叶大蚕眠三。
初长如蚁今成茧,乙乙上簇黄白满,缫车咿轧风中转。
女十五,当户织。
桃夭期,闻消息。
帘幕半垂双燕飞,打叠新缣作嫁衣。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句:“朝饲蚕,暮饲蚕,桑树叶大蚕眠三。”

  • 解析: 这句描述了养蚕的过程,强调了养蚕的连续性和时间长度。
  • 译文: 早晨喂养蚕虫(即喂食桑叶),晚上继续喂养蚕虫。桑树叶子很大,蚕虫在里面睡觉长达三个月。

第二句:“初长如蚁今成茧,乙乙上簇黄白满。”

  • 解析: 这两句描述的是蚕由小到大的发育过程及其最终变成茧的情景。
  • 译文: 开始时,蚕虫很小,像蚂蚁一样;现在,它们已经变成黄色的蚕茧,里面充满了白色的丝线。

第三句:“缫车咿轧风中转。”

  • 解析: 这句描述了缫丝过程中缫车工作的声音及环境氛围。
  • 译文: 缫丝机在风中转动着,发出咿呀的声响。

第四句:“女十五,当户织。”

  • 解析: 这句描绘了女性从事纺织工作的场景。
  • 译文: 十五岁的女孩,正在门口织布。

第五句:“桃夭期,闻消息。”

  • 注释: “桃夭”通常指女子正值青春年华,这里的“闻消息”指的是听到关于结婚的消息。
  • 译文: 女孩到了桃花盛开的季节,听到了关于婚姻的消息。

第六句:“帘幕半垂双燕飞。”

  • 解析: 这句描述了屋内外的景象变化。
  • 译文: 窗帘半拉着,两只燕子在空中飞翔。

第七句:“打叠新缣作嫁衣。”

  • 注释: “打叠”是一种整理衣物的方法,“缣”是古代的一种丝帛。
  • 译文: 将新的丝帛整理好用来做新娘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个繁忙的农村景象。从清晨到傍晚,蚕虫在桑叶间慢慢成长,最终变成了美丽的蚕茧。同时,诗中还提到了年轻女子在家门口忙碌的情景,以及她收到婚姻消息后的欣喜。最后一句更是通过描写室内外的景致转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忙碌的氛围。整首诗既表现了农耕文化的朴实无华,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