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气驱残暑,青林堕叶稀。
马嘶凉籁动,蝉噪夕阳微。
河绕遥通塞,山回尽拱畿。
黍苗膏雨足,岁事念民依。

【注释】

过:经过。密云:地名,今北京密云县。作:诗的开头语。

秋气驱残暑:秋天的天气驱散了夏天残余的酷热。

青林:青色的树林。堕叶稀:树上的叶子落下稀疏。

马嘶:马叫声。凉籁:凉爽的风声。动:使……振动。

蝉噪夕阳微:蝉在夕阳下鸣叫。

河绕:河水环绕。遥通塞:远通边塞。

山回:山峦回旋。尽拱:都环绕。畿:京城。这里指京都长安。

黍苗:指庄稼。膏雨:滋润的雨水。

岁事:年景,一年的事情。念民依:想到百姓依靠着什么。依:依赖。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经过密云时,看到深秋时节,树叶凋零,秋风阵阵吹来,听到远处传来马的嘶鸣声和蟋蟀的叫声,眼前是一条弯曲流淌的河流,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还有那一片片的禾苗在秋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于是诗人感慨万千,想到了自己年老体衰,却还想着百姓依靠着什么才能度日。

首联“秋气驱残暑,青林堕叶稀。”描绘了一幅深秋季节的画面。此时,天气已转寒,炎夏的余威渐消,秋意渐浓,树木上的叶子开始飘落稀疏,给人一种凄凉之感。颔联“马嘶凉籁动,蝉噪夕阳微。”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马嘶声、蝉鸣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颈联“河绕遥通塞,山回尽拱畿。”则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之间。黄河蜿蜒曲折地流淌,似乎在向远方延伸;群山回环起伏,仿佛在为京城长安提供屏障。尾联“黍苗膏雨足,岁事念民依。”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他看到田间的庄稼在秋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想到百姓们也在这丰收的季节里得到了安宁和希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然而,他也深知自己的年老体衰,无法为百姓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只能默默地祈祷他们能够过得更加幸福安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