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沥动秋声,中心郁不平。
离愁逢叶落,别恨怨蛩鸣。
寂寂瑶斋隔,沈沈碧海横。
玉琴哀响辍,宵殿痛残更。
淅沥的秋雨声敲打着窗户,心中郁结不平。
离别的愁恨随着树叶的飘落而更加深切,分别的怨恨像蟋蟀的鸣叫声一般让人痛苦不堪。
寂静的瑶台之室隔着重重山水,深重的黑夜笼罩着碧海般的天空。
玉制的琴弦发出哀怨的响声,夜宫中的更鼓敲得凄厉无比。
注释:
- 淅沥动秋声:淅沥,形容秋雨细密而连续不断的样子。动,指声音传播开来。秋声,泛指秋天的风雨声或落叶声等自然声响。
- 中心郁不平:内心充满了不平之气。中,内心、中心。郁,积、郁结。不平,不平静、不顺畅。
- 离愁逢叶落:离别的忧愁随着树叶的凋零而愈发深刻。
- 别恨怨蛩鸣:分别的哀伤伴随着蟋蟀的鸣叫而越发难以忍受。
- 寂寂瑶斋隔,沈沈碧海横:寂静的瑶台隔断了深深的山水,浓重的夜晚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横亘在天边。
- 玉琴哀响辍:玉制的琴弦发出了哀婉的响声,表示演奏即将停止。
- 宵殿痛残更:夜宫中的更鼓敲击得如此凄凉,令人痛苦难忍。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挽大行皇后诗四首》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对秋风萧瑟、叶落纷纷、秋虫悲鸣等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无尽哀伤之情。
诗歌以“淅沥动秋声”开篇,描绘了一幅秋雨连绵、风声萧瑟的画面。接着,诗人用“心郁不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矛盾与不安,暗示着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悲伤。
“离愁逢叶落,别恨怨蛩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和因思念而生的怨恨。这里的“别恨”既指诗人自身的离愁别绪,也隐含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寂寂瑶斋隔,沈沈碧海横”两句则通过描绘瑶台与碧海之间的距离,以及夜晚的深沉与广阔,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这里的“寂寞”一词,不仅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玉琴哀响辍,宵殿痛残更”两句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用“玉琴哀响辍”来形容自己的悲伤之情已经达到了极致,无法再继续弹奏下去;用“宵殿痛残更”来形容自己夜不能寐,痛苦难当。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伤,也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死离别时的无奈与绝望。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哀伤与悲痛之情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伤之情。同时,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也展现了李白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