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嵏位置孤亭,四邻山色来青。
六法谁能貌取,岚霭都无定形。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八·陵霞亭》是弘历(即乾隆帝)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亭子峰巅四望赊、衣裾轻拂惹烟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下面是诗句、译文及其赏析:

  1. 诗句解读:夷嵏位置孤亭,四邻山色来青。
  • 词语释义:夷嵏:地名,此处指代亭子所在之地。孤亭:单独一座的亭子,这里特指陵霞亭。四邻:四周。山色:山的颜色或景色。青:青色,形容山的颜色。
  • 翻译:陵霞亭位于夷嵏地,四面环山,远处望去,山峰青翠欲滴。
  1. 译文:亭子峰巅四望赊,衣裾轻拂惹烟霞。问谁倚石云根动,散作天边一缕斜。
  • 词语释义:赊:远的意思,指亭子在高处。衣裾:衣服的下摆。引动:使……移动。云根:云雾缭绕的地方。散作:随风飘散。天边:天空的边缘。缕:线,这里用来比喻烟雾。
  • 翻译:站在陵霞亭的高台上远望,衣服的下摆轻轻拂过,仿佛被那袅袅升起的烟雾所吸引。云雾缭绕的山腰中,是否有人倚靠在岩石上?他的身影随着山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天边飘过的一缕轻烟。
  1. 关键词解释
  • 夷嵏:地名,位于亭子的所在地。
  • 孤亭:单独一座的亭子。孤亭通常是指独立的建筑物,没有其他建筑物围绕,给人一种孤独而高傲的感觉。孤亭常常象征着独立思考和自我坚守的精神。在古代文学中,孤亭也常常被用来象征文人墨客的隐逸生活,或者表达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慨。
  • 四邻山色来青:形容周围的山色非常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来青”指的是山的颜色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青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里的“四邻”强调了山色的丰富多样,不仅仅是单一的颜色,而是涵盖了各种不同的绿色调。
  • 岚霭都无定形:形容云雾弥漫的景象。岚霭是一种自然现象,它由地面附近的水蒸气凝结成细小的水滴或冰晶形成,然后随着气流上升而变得稀薄。当这种稀薄的雾气与高空中的冷空气相遇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使得云雾看起来似乎具有某种形状或轮廓。这种效果往往给人带来一种神秘而梦幻的感觉。
  1. 诗歌背景:常山峪行宫八景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种文化形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乾隆皇帝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作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文化的深厚感情。这些诗作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历史和文化的见证。

  2. 美学赏析:此诗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对亭子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中的“夷嵏位置孤亭”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四邻山色来青”则传达出大自然的清新和宁静;“衣裾轻拂惹烟霞”则巧妙地运用比喻,将人物的动作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诗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山水诗。它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常山峪行宫八景·其八·陵霞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