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帝昔言治,惟二千石贤。
承上而接下,有惠赖布传。
唐时循吏传,非不累牍连。
于苏以三称,能起民瘼痊。
京兆性高洁,五字如神仙。
乐天不治治,鸢飞鱼跃川。
梦得课政最,笑傲华峰莲。
三贤率同辙,岂因簿书牵。
季迪作诗颂,亦可观其年。
今复数百载,望之若云烟。
长吏何日无,艰哉别媸妍。
日计与月计,汉诏披书筵。
睪然兴遐思,遂以赓其篇。
诗句解析与译文:
- “宣帝昔言治,惟二千石贤。”
- 宣帝指唐太宗李世民,他曾提到“以二千石为官者,当以贤能为贵。”
- 这句话强调了地方官员的重要性和选拔标准。
- “承上而接下,有惠赖布传。”
- 这里提到的是唐朝的循吏(即清廉的官吏),他们既承接上级的指示,也向下传达政策。
- “有惠赖布传”意味着这些循吏在执行任务时,能广泛传播恩惠。
- “唐时循吏传,非不累牍连。”
- 这句表达了对于唐代循吏传的记载非常详细,可能通过大量的文书来记录他们的事迹。
- “于苏以三称,能起民瘼痊。”
- “于苏”,指的是白居易,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改革家。
- 这里赞扬了他多次被任命为京兆尹,能够有效地解决百姓的疾苦。
- “京兆性高洁,五字如神仙。”
- 京兆尹是指唐代的首都长安市的长官,这里用来形容其高洁的品质如同仙人。
- “乐天不治治,鸢飞鱼跃川。”
- 乐天是白居易的号,这句话表达的是他虽然以治理著称,但更多是倡导而非亲自管理。
- “鸢飞鱼跃川”形容自然和谐,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
- “梦得课政最,笑傲华峰莲。”
- “梦得”指的是元稹,他是唐代的文学家。
- 这里的比喻是说元稹在政治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像莲花一样在官场中独领风骚。
- “三贤率同辙,岂因簿书牵。季迪作诗颂,亦可观其年。今复数百载,望之若云烟。长吏何日无,艰哉别媸妍。日计与月计,汉诏披书筵。睪然兴遐思,遂以赓其篇。**
- “三贤”指的是唐代三位杰出的政治家:裴度、张九龄和韩愈。他们都有共同的政治理想和政治风格。
- “季迪”指的是元稹,他的诗歌赞美了三位贤人的政绩。
- “汉诏”指的是汉代的诏书,这里用来比喻古代的政治制度。
- 最后,通过元稹的创作,展现了他对政治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尊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几位唐代名臣的描述,展示了他们共同的政治理念和卓越才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古代政治制度和历史人物的敬仰,体现了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整体上,这首诗是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政治人物的赞颂,同时也是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种反思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