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阶立金人,缄口铭其背。
言鄙中事情,如临师保诲。
于恒尚慎兹,矧其为纶綍。

【注释】

  1. 题:题写。
  2. 养正图:古代一种用来教育儿童的图书,六十篇,每篇十句,每句七字,共得六百零八句,故名。
  3. 金人:指铸在庙堂台阶上的铜人。
  4. 缄口:紧闭嘴巴的意思。
  5. 铭:刻上文字。
  6. 师保:古时对有德之人的尊称。
  7. 纶綍:大绳长布。喻指国家大事。
  8. 慎:谨慎。
  9. 矧:连词,况且。

【译文】
在庙堂台阶上立着一个铜人,它紧闭着嘴巴,上面刻有铭文。这铭文是告诫人们要谨言慎行,即使是对待国家的大事也不可轻率,更何况是日常小事呢。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题养正图》中的一首。全诗通过对养正图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慎言行、慎言语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强调。

首句”题养正图六十首 其十八”,明确指出了诗歌的主题是关于养正图的。养正是古人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途径,因此欧阳修以养正图为题,显然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他的思想和观点。

二句”金人示戒”,则是直接引入了养正图中的金人。金人在古代常被视为具有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因此这里的金人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存在,更是一个寓意深远的象征。它的出现,无疑是在提醒人们要敬畏权威,谨慎行事。

三至六句”庙阶立金人 缄口铭其背 言鄙中事情 如临师保诲”,则是进一步解释了金人的寓意。金人在庙堂之上,象征着权力和地位,但它却紧闭嘴巴,不发出任何声音。这种形象让人联想到了那些看似强大却不敢妄为的人,他们虽然拥有权力和地位,但却不敢轻易发表言论,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样的描写,既表现了金人的谦逊,也暗示了那些看似强大却不敢妄为的人的心理状态。

最后两句”于恒尚慎兹 矧其为纶綍”,则是总结了全文的主旨。在这里,欧阳修强调了无论是普通人还是统治者,都应该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这是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能轻视自己的言行,否则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灾难。同时,这也提醒了统治者们,作为国家的领导者,更应该时刻警惕自己的言行,以免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首诗通过对养正图的描述和分析,表达了欧阳修对于慎言行、慎言语重要性的认识和强调。通过金人的寓意和对慎言行的总结,展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