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阴每蔽日,今日乃豁朗。
塞天益寥落,千里浩莽苍。
庭树弄其影,霭霭沿阶上。
花蝶粉翅翩,榛蝈凄声响。
何当中伏节,忽作新秋象。
老大谁所为,如驶催时往。
云何于其中,欣来不怀曩。
禹惜良有以,陶言兼可想。

日影

浮阴每蔽日,今日乃豁朗。

塞天益寥落,千里浩莽苍。

庭树弄其影,霭霭沿阶上。

花蝶粉翅翩,榛蝈凄声响。

何当中伏节,忽作新秋象。

老大谁所为,如驶催时往。

云何于其中,欣来不怀曩。

禹惜良有以,陶言兼可想。

【注释】:

  1. 浮阴:指阴天的天气。2. 豁朗:开朗、明朗。3. 塞天:天空中没有云彩。4. 寥落:寂寞空虚的样子。5. 浩莽苍:形容大地辽阔。6. 弄:玩弄。7. 霭霭:形容雾气弥漫的景象。8. 粉翅:指蝴蝶的翅膀。9. 榛蝈:指蝈蝈的叫声。10. 中伏节:指节气变化。11. 新秋象:新的秋天的景象。12. 老大:年老的人。13. 驶:快跑的样子。14. 云何于其中:在这其中又是怎样的情景呢?15. 欣来:欣喜而来。16. 禹惜:对美好事物的珍惜。17. 陶言:陶渊明的诗话,这里泛指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共四句,内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慨人生的无常,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批判。
    第一句“浮阴每蔽日,今日乃豁朗”,描述的是阴天过去后阳光明媚的情景。这里的“浮阴”,可以理解为乌云密布的天空。而“蔽日”,则是指乌云遮蔽太阳的情况。当乌云散去,阳光重新照耀大地,那种光明与温暖的感觉让人感到愉悦和舒畅。这种转变象征着希望与新生,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喜爱和赞美。
    第二句“塞天益寥落,千里浩莽苍”,进一步描绘了广阔天地的壮丽景象。这里的“塞天”可以理解为广阔的天空或者无边无际的地域。而“寥落”则是指空旷或寂寞的样子。当天空变得空旷而辽阔,大地呈现出一片浩渺的景色时,给人一种深深的震撼和敬畏感。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第三句“庭树弄其影,霭霭沿阶上。”中的“庭树”指的是庭院里的树木,它们的影子投射在地上,形成一片朦胧的景象。而“霭霭”,则是指云雾弥漫的样子。当这些树木的影子在台阶上蔓延开来,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面。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观察和描绘能力,也为读者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
    第四句“花蝶粉翅翩,榛蝈凄声响”。描述了蝴蝶和蟋蟀等小动物的活动和声音。这里的“花蝶”指的是蝴蝶,它们的翅膀通常是鲜艳多彩的;“榛蝈”则是指蟋蟀,它们的声音常常是低沉而凄凉的。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大自然中不同生物的特点,也为读者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画面。
    第五句“何当中伏节,忽作新秋象。”中的“当中伏节”可以解读为在某个特定时节里,突然发生了某种变化或现象。这里的“新秋象”则是指新的秋季景象,通常意味着收获和成熟。当自然界在这个时节发生这样的变化时,往往会给人带来惊喜和期待。
    第六句“老大谁所为,如驶催时往。”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人生短暂和时光流逝的观念。这里的“老大”指的是年老的人,他们的生命如同行驶的车辆一样,不断前行和流逝,而无法停留。这种表述不仅强调了生命的宝贵和短暂,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第七句“云何于其中,欣来不怀曩”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感悟和珍惜。这里的“云何于其中”,可以理解为在当前的生活状态中寻找意义和价值。而“欣来不怀曩”则是指虽然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但仍然能够感到喜悦和满足,不再怀念过去的时光。这种表述既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适应和调整,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信心。
    第八句“禹惜良有以,陶言兼可想”则是对古代两位伟大诗人的赞誉和借鉴。这里的“禹”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大禹,他是一位伟大的治水英雄;而“陶言”则是指唐代诗人陶渊明的诗话,这里用来表示对陶渊明诗歌的赞赏和借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伟大诗人的尊敬和学习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以及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