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声常认雨,雨里瀑偏奇。
才识空摹拟,不如真者宜。
烟丝及珠点,离奇互上下。
寄语倪黄流,此景若为写。
【注】瀑布常听其声音,雨中之声尤为神奇,但摹拟其声,不如亲见其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对瀑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瀑声常认雨”,描绘了瀑布在雨中的奇特景象。这里的“瀑声”指的是瀑布的声音,而“雨”则是指降雨时的情况。诗人通过听觉来感受瀑布的声音,并将其与下雨的情景联系起来,表现出瀑布在雨中的神秘与独特。
第二句“雨里瀑偏奇”,进一步强调了瀑布在雨中的奇异之处。这里使用了“偏奇”一词,表示瀑布在雨中显得格外奇特,与众不同。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瀑布的壮丽景色,也传达出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感慨与赞叹。
第三句“才识空摹拟,不如真者宜。”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来模仿瀑布的声音,但只有亲眼见到真正的瀑布才能感受到其真正的魅力。这里的“空摹拟”指的是没有亲身体验而只是依靠想象来模仿的行为,而“真者宜”则表示真实存在的东西才是最合适的。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表达了对真实自然美景的重视。
第四句“烟丝及珠点,离奇互上下。”“烟丝”指的是云雾缭绕的景象,而“珠点”则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上的水流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这里的“离奇互上下”形容瀑布从高处到低处流淌,形态各异,给人一种奇妙的感觉。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瀑布的壮观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变幻无穷的感叹。
第五句“寄语倪黄流,此景若为写。”诗人在这里发出了邀请,希望其他人也能欣赏到这一美景。他以倪瓒、黄公望这两位著名的画家为引子,暗示他们也应该用笔墨来描绘这一美丽的景象。这里的“此景若为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的热情与期待,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一自然之美。
这首咏物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瀑布在雨中的神奇与美丽。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和感受,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相结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