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眉甃文石,辘轳引䋁丝。
丝弱文石坚,此理夫人知。
岁月展转久,丝痕石上遗。
匪施琢磨功,缕缕深四围。
新丝固无恙,旧石艰补治。
乃知弱摧坚,其危反难持。
蚁壤及线溜,君子有所思。
拂拭青铜镜,欲以照丑美。
将镜侧置前,见他不见已。
乃知明贵正,苟偏明蔽耳。
钩距有穷机,尺棰无尽理。
君子有所思,万物备我矣。

【解析】

1.君子有所思:指君子应该有所考虑,有所思考。“思”是关键词,应译为“深思”“思考”之类;“所思”是宾语,可译为“深思的内容”。译文:“君子应当深思。”

2.井眉甃文石,辘轳引䋁丝。

“甃”,音zhòu,古时建筑中砌墙的一种方法;文石,即有花纹的石头。“䋁”,音wěi,一种农具,形如犁,用来翻土。译文:“井口边砌上了花纹的石头,用一根绳子牵引着䋁子(一种农具)来翻土。

3.丝弱文石坚,此理夫人知。

“丝弱”、“文石”都是形容词,分别修饰后面的名词“丝”和“石”。译文:“这道理是人人都知道的。”

4.岁月展转久,丝痕石上遗。

“展转”,音zhǎn zhuǎn,意为转动、周转。“久”,“长也”,时间长久。译文:“岁月流转,时间长久,那丝痕已经留在了石头上。”

5.匪施琢磨功,缕缕深四围。

“匪施琢磨”,音fēi shī mó shāo,意思是不是靠琢磨雕刻就能达到目的。“功”,音gōng,功劳,功效。“缕缕”,形容细密的样子。译文:“并不是依靠琢磨雕刻就能够达到效果。细细密密地刻在四周。”

6.新丝固无恙,旧石艰补治。

“新丝”与“旧石”,指新修的道路与修补的老路。译文:“新修的路没有受到损害,而修补的老路却很难修复。”

7.乃知弱摧坚,其危反难持。

“摧”,音cuī,破坏;“危”,危险;“持”,保持。译文:“才懂得柔弱的东西可以摧毁坚硬的东西,但危险反而难以保持。”

8.蚁壤及线溜,君子有所思。

“蚁壤”,小土堆,比喻细小之物。“线溜”,“线绳”,引申为细小之物。译文:“蚂蚁垒起的小土堆以及细线绳之类的东西,君子应该深思熟虑。”

9.拂拭青铜镜,欲以照丑美。

“青铜镜”,青铜制的镜子,泛指镜子。译文:“擦拭青铜镜子,想要用来照出丑陋和美丽的事物。”

10.将镜侧置前,见他不见已。

“侧置”就是横放的意思。译文:“把镜子横放在前面,看见的事物就消失了。”

11.乃知明贵正,苟偏明蔽耳。

“明贵正”指明亮的物体更值得珍惜,“明偏”指明亮但不纯正或不完整。“蔽”,遮蔽。译文:“这才懂得明亮的东西更值得珍视。如果只是片面明亮,就会遮蔽了事物的真谛。”

12.钩距有穷机,尺棰无尽理。

“钩距”,“圆周率”(π)的近似值,约等于3.14159;“尺棰”,长度单位;“理”,道理,法则。译文:“圆周率的数值是有限的,而数学的道理却是无穷无尽的。”“钩距”指的是圆周率,而圆周率是一个有限数字,所以这里用它作比喻,强调数学的道理是无限的,不可穷尽。

13.君子有所思,万物备我矣。

“思”,深思熟虑。译文:“君子应该深思熟虑,这样就能全面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了。”“万物备我”意谓万物的道理都为我所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井口边砌上花纹的石头,用绳子牵引着䋁子翻地的情景,说明君子应该深思的道理。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深思的道理,并非像某些人那样只追求表面的功夫。因为只有深入思考才能获得真知灼见。同时,诗人还指出,虽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但如果不加以实践检验,仍然不能成为真正的智慧。因此,要想真正获得智慧,还必须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

全诗运用了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语言简练生动,含义深刻隽永。例如,“井眉甃文石”一句中的“文石”,是指有花纹的石头;“丝弱”则是形容新修道路的柔韧;而“旧石艰补治”则是指老路难以修补。这些词语既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又巧妙地暗示了人生的道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