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香胜采葛,采葛行野露。
欣戚不同伦,谁知绘后素。
倭堕笼春芳,甲煎蒸晓雾。
坐看笠泽边,越师来薄暮。

灵岩杂咏用沈德潜韵八首 其七 采香径

采香胜采葛,采葛行野露。欣戚不同伦,谁知绘后素。倭堕笼春芳,甲煎蒸晓雾。坐看笠泽边,越师来薄暮。

注释与赏析

诗句解读

  1. “采香胜采葛”:此句表达了作者对采香活动的喜爱胜过了采葛的辛劳,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采香活动的愉悦和珍贵。
  2. “采葛行野露”:描绘了采葛人行走在野外的艰辛,露水滋润着土地,增加了场景的真实感。
  3. “欣戚不同伦,谁知绘后素”:这里的“欣戚不同伦”可能是指喜悦与忧郁的情感表达方式或情感状态的不同,而“谁知绘后素”则暗示了这些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体现。
  4. “倭堕笼春芳”:利用“倭堕”一词,形容花朵随风摇摆的样子,形象生动。
  5. “甲煎蒸晓雾”:通过“甲煎”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早晨雾气被热油蒸发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6. “坐看笠泽边,越师来薄暮”:描述了一个旁观者在傍晚时分坐在笠泽边观看越师的到来,体现了一种宁静而沉思的氛围。

译文与解析

这首诗以采香为主题,通过对采香人的辛苦和采香过程中的美好瞬间的描述,展现了一种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赞美。诗中不仅描述了采香的过程,还通过各种细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物欲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例如,通过“倭堕笼春芳”和“甲煎蒸晓雾”等意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美的欣赏和对劳作生活的淡然。此外,诗中的一些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层次和深度,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新的含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独特见解,更通过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