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我兴在驱骊驔,曰某层峰曰某嵁。
一一聚米同亲瞻,陈迹俯仰频怀觇,快哉长韵赓其三。

【注释】

①董邦达:即董邦达,字邦杰,号东山。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有《东山集》。华盖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境内,又名天封寺,为四明山的名胜之一,因山顶有华盖峰而得名。②驱骊驔(lí lǚ chē):驱马疾行。骊驔,古代对良马的美称。③层峰:指山峰重叠。④陈迹:指历史上的遗迹。⑤觇(chān):窥视,探看。⑥赓(gēng)其三:续写前韵。⑦快哉:愉快,高兴。⑧长韵:长诗。

【赏析】

此诗题作《命董邦达图嵩山华盖峰再叠前韵》,是作者请董邦达绘一幅嵩山华盖峰图后写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是作者在董邦达绘制完画后,请他再次以“嵩华”作为主题进行创作,于是董邦达就以“嵩华”为主题,绘出了一幅精美的画,并写了一首诗,让作者来续写这首七绝。诗人先点明了创作这幅画的初衷——就是希望看到自己喜爱的景物,而作者则用“驱骊驔”、“曰某层峰”“曰某嵁”等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通过“一一聚米同亲瞻”,将画中的美景与现实中的景象相对照,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观画后的畅快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嵩山华盖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