迤逦盘藓磴,芬菲递仙药。
岭复见云关,花宫隔绝壑。
风幡自飘梵,溪桥疑度索。
草庵已幽绝,何必侈雁阁。
山僧八十翁,长跪进所作。
涉言即失之,奚论意指错。
石室倚绳床,结揽兴遐托。
云浆冽亦甘,吾将事泂酌。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西甘涧

曲折蜿蜒盘绕在苔藓覆盖的石磴上,芬芳馥郁的仙草递送着仙药。

岭上又可见云雾缭绕的山关,花宫隔绝在深壑之中。

风幡自会飘动,梵音自会在溪桥间回荡。

草庵已幽静绝迹,何必奢侈地建造雁阁。

山僧八十岁高龄,我常常向他跪拜并献上自己所作的诗篇。

涉言即失之,何谈意指错。

石室倚绳床,结揽兴遐托。

云浆冽亦甘,吾将事泂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西甘涧》。诗中描绘了西甘涧的美丽景色和山僧的生活。通过描述西甘涧的自然美景和山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首联“迤逦盘藓磴,芬菲递仙药”描绘了西甘涧曲折蜿蜒、绿意盎然的美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西甘涧的自然风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其美丽与宁静。同时,“芬菲递仙药”一句也暗示了西甘涧的神奇功效,为后面的诗句埋下伏笔。

颔联“岭复见云关,花宫隔绝壑”进一步描绘了西甘涧的壮丽景色。诗人用“岭复见云关”、“花宫隔绝壑”等意象,展现了西甘涧地势险峻、自然封闭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

颈联“风幡自飘梵,溪桥疑度索”则描绘了西甘涧中风幡飘动、溪桥如索的景象。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风幡飘动、溪桥如索的景象描绘得生动形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其独特魅力。

尾联“草庵已幽绝,何必侈雁阁”则表达了诗人对山寺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山僧已经过上了幽静的生活,无需再建造奢华的雁阁。这一观点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全诗通过对西甘涧美景的描绘以及对其生活方式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