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长松下,仙籁谡盈耳。
不作不闻观,会取闻前理。
高人无一事,徙倚把芳菊。
孰当青眼看,邱陵苍满目。
烟云作供养,泉石资吟凭。
崔氏却无亭,陶家原有径。
《偶为松阴高士图并题以诗》是清代诗人弘历的一首五言排律,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山水间宁静与隐世生活的向往。下面是诗句及其对应的译文和注释:
- 关键词解析与注释:松阴:松树阴影,比喻隐居之地。高士:指品德高尚的人。无一事:没有世俗的杂事。徙倚:徘徊不定。芳菊:美丽的菊花。孰当青眼看:谁能被青山所看。邱陵:山丘。清晖:清新的阳光。劳生:劳心于世事。高山流水意:形容知音难觅。青山常不改:青山永恒不变。流水去还来:流水时去时来。一枕黄粱梦:一场虚幻的梦境。千秋汗血功:千秋万代的功绩。只知常不朽:只知道永恒不灭。谁信转头空:谁又能相信一切都会化为虚无。
- 诗句翻译:独坐长松下,仙籁谡盈耳。不作不闻观,会取闻前理。高人无一事,徙倚把芳菊。孰当青眼看,邱陵苍满目。烟云作供养,泉石资吟凭。崔氏却无亭,陶家原有径。
- 诗句鉴赏: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士在松阴之下悠然自得的生活。他独自坐在长松下,耳边充满了仙乐般的自然之声。他不追求世俗的名利,只是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从中获得灵感和智慧。他像仙人一样无拘无束,悠然自得,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他的身后是一片苍翠的山丘,山上云雾缭绕,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他手中把玩着芬芳的菊花,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他站在泉水边,看着远处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他想起了过去的经历,感叹岁月的无情,同时也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想到了自己的祖先,他们曾经在这里留下了足迹,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家族,他们的传统和信仰一直传承至今,成为了一种精神的力量。最后一句诗“崔氏却无亭,陶家原有迳”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怀念和敬仰之情。他看到了一些古老的亭子已经不复存在,而陶家的道路依然蜿蜒曲折,仿佛诉说着那些古老故事的延续与传承。整首诗通过对松树、山水、历史人物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追忆,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还能够从中领悟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以及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对松树、山水、历史人物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古人智慧的追忆,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