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所思,所思久以长。
猗欤至治世,殷序周有庠。
呜呼斯道兮,何以被黎氓。
诗句原文:
君子有所思,所思久以长。猗欤至治世,殷序周有庠。呜呼斯道兮,何以被黎氓。
译文:
君子心中有所思虑,这种思考长久而深远。在这样的至治之世,周朝的学宫依然存在。唉,这样的道理,怎样才能普及给普通的百姓呢?
关键词解释:
- 君子:古代对有学问、有修养者的尊称,此处特指那些心怀抱负和理想,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 思虑:思考与考虑,这里指君子内心的思考和忧虑。
- 至治世:指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理想状态。
- 殷序周有庠:商朝和周朝都有学校,即教育制度延续不断。
- 黎氓:普通百姓。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君子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教育和治理的重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政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当前社会状况的不满和批评。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强调了知识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表达了希望通过教育和学习来改善民众生活的愿望。此外,诗中的“呜呼斯道兮”等句式运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