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纸才盈尺,千里江山具。
每于疏处佳,恰向淡中悟。
洞壑何䆗窱,云岩若无路。
界青走白龙,平溪待其赴。
孤村关鹿柴,掩映松杉树。
其背起高峰,飞鸟不能度。
巃□顑万寻,展矣山灵铸。
宿闻评画法,是景诚堪住。
挂壁云烟湿,卓午如日暮。
晏坐草亭中,题此亭中句。
诗句注释:
- 蜀纸才盈尺,千里江山具:用极薄的蜀产纸张描绘千里江山。
- 每于疏处佳,恰向淡中悟:在稀疏之处找到佳景,领悟其中的意境。
- 洞壑何䆗窱,云岩若无路:深山中的洞穴和岩石仿佛没有道路一般。
- 界青走白龙,平溪待其赴:界限分明的地方,有如白龙在溪水中行走。
- 孤村关鹿柴,掩映松杉树:孤独的村庄与鹿柴树林相对,相映成趣。
- 其背起高峰,飞鸟不能度:背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连飞鸟都无法越过。
- 巃□顑万寻,展矣山灵铸:巨大的山峰,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
- 宿闻评画法,是景诚堪住:听说古人评价画法,这里的景色确实值得驻足观赏。
- 挂壁云烟湿,卓午如日暮:挂在壁上的云烟湿润,午后就像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 晏坐草亭中,题此亭中句:坐下来在草亭中题写这副对联。
译文:
蜀地的纸仅盈尺长,却能描绘千里江山。
在稀薄的地方寻找到美好,正好在淡雅之中领悟。
深山的洞穴似乎没有路,岩石如同云雾般缥缈。
界限分明的地方有如白龙在溪水中行走。
孤独的村庄和鹿柴树林相对,相映成趣。
背后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连飞鸟都无法越过。
巨大的山峰,仿佛是大自然的杰作。
听说古人评价画法,这里的景色确实值得驻足观赏。
挂在壁面上的云烟湿润,午后就像太阳落山时的景象。
坐下来在草亭中题写这副对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以蜀纸为载体,将千里江山浓缩于尺幅之间,展现出了自然之美的独特魅力。在诗中,“蜀纸才盈尺”一句,便已让人感受到画面的精巧与意境的深远。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细节入手,通过对疏处佳、淡中悟等描写,展现了山水间的微妙变化,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品味着山水之间的韵味。
诗中也不乏哲理思考。诗人以“孤村关鹿柴”等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而“巃□顑万寻,展矣山灵铸”则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这些思考,使得整首诗不仅停留在表面的美,更有着深刻的内涵与启示。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川、云雾等自然元素赋予了生命,使之成为诗人的朋友和伙伴。这种手法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首诗以其精致的构思、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首赞美自然之美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着生活哲理的作品,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