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驾波上,波影漾文檐。
飒沓诚可听,澄澈亦足忺。
溅衣借微风,饮鹿当夜蟾。
分明洞天路,只隔水晶帘。

注释:

观瀑 其四

危亭驾波上,波影漾文檐。

飒沓诚可听,澄澈亦足忺。

溅衣借微风,饮鹿当夜蟾。

分明洞天路,只隔水晶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第四句。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瀑布图。

第一句“危亭驾波上”,描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亭子坐落在波涛之上。这里的“危亭”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即高台式的亭子,用以观赏风景。而“驾波上”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亭子仿佛悬浮在波涛之上,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第二句“波影漾文檐”,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景象。这句诗通过“漾”和“文檐”两个词,巧妙地将水流与亭子之间的联系展现出来。其中,“漾”字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给人以动感;“文檐”则是指亭子的屋檐,暗示着水流与亭子之间的和谐之美。

第三句“飒沓诚可听”,表达了对于瀑布声音的赞美。其中,“飒沓”一词形象地描绘了瀑布水流的奔腾之势;而“诚可听”则表达了对于这种声音的喜爱之情。

第四句“澄澈亦足忺”,则是对瀑布清澈透明的描述。这句诗通过“澄澈”和“足忺”两个词,展现了瀑布水质的纯净之美。其中,“澄澈”表示水质清澈透明,没有杂质;“足忺”则表示非常满足、惬意。

第五句“溅衣借微风”,“溅衣”指的是瀑布水流冲击衣物所产生的飞溅现象,而“微风”则是指吹拂过来的凉爽之风。这句诗通过“溅衣”和“微风”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瀑布下游玩时的惬意场景。

第六句“饮鹿当夜蟾”,则是对瀑布下饮鹿的场景进行描绘。其中,“饮鹿”指的是人们在这里饮水解渴的情景;而“当夜蟾”则是指月亮升起的时候。这句诗通过“饮鹿”和“当夜蟾”两个词,展现了夜晚瀑布下的宁静美景。

最后一句“分明洞天路,只隔水晶帘”,则是对瀑布如同仙境的描述。这里,“分明”表示十分清晰、明显;“洞天路”则是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而“水晶帘”则是指瀑布下方悬挂的水晶帘幕。这句诗通过“分明”、“洞天路”和“水晶帘”三个关键词,巧妙地将瀑布与仙境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诗意和意境。

这首诗通过对瀑布的各种景象进行描绘,展现了瀑布的壮丽之美。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瀑布声音、水质等细节的刻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真实。而最后一句更是巧妙地将瀑布与仙境联系起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意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