霖雨既优渥,晚苗正怀新。
芳甸错绿缛,欢生荷锄人。
时享旋郊园,霜露增感频。
前旌历石衢,巾舆出城闉。
金风拂拂来,爽气应秋晨。
时闻禾黍香,而无衣袂尘。
念彼百王烈,对此三代民。
何当去浇漓,比户登朴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七月初一从城外归来后有感而作。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首联: 霖雨既优渥,晚苗正怀新。
- 霖雨:连续不断的雨天,这里形容雨下得很多。
- 优渥:恩泽丰富,这里指雨水滋润大地。
- 晚苗:迟来的庄稼或作物。
- 怀新:怀着新的希望或生机。
颔联: 芳甸错绿缛,欢生荷锄人。
- 芳甸:美丽的田野。
- 绿缛:绿色的植物。
- 荷锄人:拿着锄头的人,即农民。
颈联: 时享旋郊园,霜露增感频。
- 时享旋郊园:不时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回到郊外去欣赏。
- 霜露增感频:随着天气转冷,霜露增加,使人感受到更多的变化和美。
尾联: 前旌历石衢,巾舆出城闉。
- 前旌:前面的旌旗,这里指军队。
- 石衢:石头铺成的街道。
- 巾舆出城闉:乘坐着小车出了城门。
尾联(接上): 金风拂拂来,爽气应秋晨。
- 金风:秋天的风,金色的。
- 拂拂:轻轻飘动的样子。
- 爽气:清凉的空气。
- 应秋晨:迎接秋天早晨的清新空气。
尾联(续): 时闻禾黍香,而无衣袂尘。
- 禾黍香:谷物和稻谷散发出的香味。
- 衣袂尘:衣服上沾满了灰尘。
- 时闻:时常听到。
尾联(续): 念彼百王烈,对此三代民。
- 百王烈:指历代帝王的功绩。
- 三代民:指古代的普通百姓。
尾联(续): 何当去浇漓,比户登朴淳。
- 何当:将来的时候。
- 去浇漓:去除那些浮华、虚假的东西。
- 比户:每家每户。
- 登朴:质朴、真诚。
- 淳:淳朴。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雨后的田野、秋天的清晨、收获的季节等场景,通过这些自然景观的变化,传达出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对过去帝王功绩的赞美以及对当代社会风气的批评,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