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毕钵罗,植兹清虚境。
径寻有旁枝,蟠拿芝幢影。
翩翩集佳鸟,团团覆金井。
灵根天所遗,嘉荫越以静。
我闻菩提种,物物皆具领。
此树独擅名,无乃非平等。
举一堪例诸,树以无知省。
英华殿菩提树
何年毕钵罗,植兹清虚境。
径寻有旁枝,蟠拿芝幢影。
翩翩集佳鸟,团团覆金井。
灵根天所遗,嘉荫越以静。
我闻菩提种,物物皆具领。
此树独擅名,无乃非平等。
举一堪例诸,树以无知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英华殿菩提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思考。
第一句“何年毕钵罗,植兹清虚境。” 描述了菩提树的种植时间和地点。毕钵罗是一种植物,这里可能指的是菩提树所在的环境或场所。清虚境则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宁静和纯净。
第二句“径寻有旁枝,蟠拿芝幢影。” 进一步描绘了菩提树的特点。旁枝意味着菩提树的枝条很多,而芝幢影则暗示了这些枝条如同芝草一般茂密而有光泽。
第三句“翩翩集佳鸟,团团覆金井。” 描述了菩提树吸引鸟儿的景象。佳鸟可能是指一些美丽的鸟类,它们被菩提树的美丽和香气所吸引,纷纷前来栖息。而金井则象征着这些鸟儿的家园,也是菩提树的一个美丽景观。
第四句“灵根天所遗,嘉荫越以静。” 强调了菩提树与天地之间的联系。灵根天所遗可能指的是菩提树的根系与天地相连,而嘉荫越以静则表达了菩提树带来的清凉和宁静。
第五句“我闻菩提种,物物皆具领。” 提出了一个关于生命和自然的哲学问题。菩提种可能指的是菩提树的种子,而物物皆具领则表达了生命的多样性和普遍性。
第六句“此树独擅名,无乃非平等。” 提出了一个关于权力和地位的思考。独擅名可能指的是菩提树在众多植物中的显著位置,而无乃非平等则表达了对权力和地位的质疑,即不应过于重视事物的表面特征,而应关注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一句“举一堪例诸,树以无知省。” 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提出了一个关于智慧和知识的思考。举一堪例诸可能指的是从菩提树的例子中可以类推到其他事物,而树以无知省则强调了智慧和知识的谦逊和开放性。
这首诗通过咏物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思考,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智慧和知识的谦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