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畦烟甲茁,珠露垂阑干。
绿润披微风,生意何翩翻。
圃师为剪摘,聊复凭栏看。
翠痕应手折,香霏齿颊寒。
采采已盈筐,适可供盘餐。
仍复留新颖,用以待滋蕃。
鄙事足会心,高吟兴未阑。
【译文】
雨后翠绿的小苗茁壮成长,晶莹的露珠挂在竹栏上。微风吹过,小苗摇曳生姿。园丁正在修剪,我凭栏而望。他手剪下翠绿叶子,清香沁人齿颊。筐里已装满了嫩叶,正好用来做菜。仍然留些新鲜叶子,用来浇灌植物生长。这小小的劳动足以让我心满意足,高歌一曲兴致未减。
【赏析】
此诗写农事活动,以“剪蔬”为题。诗人身临其境,观察细致,描写生动,表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
开头两句“雨畦烟甲茁(zuò,茂盛地)”,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雨后的田野景象。“甲”,同“稼”,“茁”,指禾苗生长。“雨畦”,指田间的雨水滋润的土地。“烟甲”,形容田里的禾苗长得郁郁葱葱,好似一片烟雾中的绿色海洋。这两句写景,渲染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与下文的“珠露垂阑干”、“翠痕应手折”相呼应。
第三句“珠露垂阑干”。“珠露”,形容雨珠如同珍珠一样晶莹透亮,挂满了竹栏杆。这一句是说,在翠绿的禾苗之间,雨珠滴落如珠玉般晶莹可爱,挂在竹栏上闪闪发光,美不胜收。
接下来的四句“绿润披微风,生意何翩翻”。这是写雨后的景色和农民劳作的情景。“绿润”,指绿色的植物被雨水洗涤过后更显生机勃勃。“披”,意为覆盖或伸展。“微风”,指的是轻柔的风。“生意”,在这里是指植物的生长态势。“翩翻”,形容轻快地舞动。这四句写的是:微风吹拂,雨后的绿意盎然,草木蓬勃地生长着,好像随时会随风起舞,充满了生命力。
接下来五句“圃师为剪摘,聊复凭栏看”。这里的“圃师”指的是园艺师或者农民。他们正在剪除一些多余的枝条,以便让更多的枝叶更好地吸收阳光和水分,促进植物生长。“剪摘”就是修剪的意思。“聊复”,意思是姑且、顺便。这几句的意思是:为了便于植株更好地生长,园艺师正在修剪那些多余或过长的枝条,我则趁机站在窗前欣赏这一劳作场景,并吟诵诗句。
第六句“翠痕应手折,香霏齿颊寒”。这里的“翠痕”指折断后的绿叶,“应手折”表示随手就能折断。“应手”,即随手。“齿颊寒”是指闻到绿叶散发出的清香,使人感觉到牙齿有些发凉。这两句是写园艺师顺手把多余的枝条折断,然后轻轻吹去上面的水珠。这些水珠落在我的口中,仿佛带着一股清新的香气,使我不由自主地感到一丝丝凉意。
第七句“采采已盈筐”,继续描述园艺师的工作情景。“采采”,这里指采摘的动作。“盈筐”,意味着已经采摘了很多很多的嫩叶。“适可供盘餐”,说明这些采摘来的绿叶正好可以用来做菜食用。
最后两句“仍复留新颖,用以待滋蕃”。这里的“新颖”指新鲜的叶子,“滋蕃”则是生长繁盛的意思。这两句是说:为了确保植物能够更好地生长和繁衍后代,我们需要不断地采摘新鲜的叶子,以便为它们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同时,我们还要把多余的叶子留给大自然,让它们有机会重新生长,以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农事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和他们对于植物生长规律的认识。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诗歌传达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人类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