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谓吴年建,或称天露垂。
史评竟谁定,佛法本无为。
是日韶春好,言寻初地宜。
郡城东角到,轩槛北端披。
全揽江山胜,独标今古奇。
吟安须五字,翠跸为迟移。

【注释】

  1. 甘露寺:位于今南京市玄武区,是南朝宋时刘宋文帝所建,因寺内藏有唐明皇赠给杨贵妃的金钗而著名。
  2. 吴年建:即南朝宋文帝建寺之年。
  3. 天露垂:指佛家认为的佛性如甘露一样普降众生。
  4. 史评:史书上的记载。
  5. 谁定:谁定下这个评价?这里指谁为这段历史作过定论。
  6. 佛法本无为:佛教强调的是“无我”,即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自性的,所以“无为”。
  7. 韶春好:美好的春天。
  8. 初地宜:指寺庙的地理位置适宜。
  9. 郡城东角到:郡城东边角门。
  10. 轩槛北端披:轩槛,即窗框;披,同“披”,覆盖的意思。
  11. 全揽:整体欣赏。
  12. 独标今古奇:独立于古今,与众不同的奇特所在。
  13. 吟安须五字:指写诗的时候,每句话都要有五个字。
  14. 翠跸(bì):皇帝的车驾。
    【赏析】
    《甘露寺》,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王维晚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甘露寺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无为、山水胜景的热爱之情。
    首联:“志谓吴年建,或称天露垂。” 诗人以“志”起笔,表达自己的感慨。他感叹道,这座甘露寺是在宋朝建立的,或许被称为天露垂是因为佛性如同甘露,普降众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寺庙的历史和文化的重视之情。
    颔联:“史评竟谁定,佛法本无为。” 诗人转而思考历史上的评价是否公正,佛法是否应该遵循无为的原则。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评价和对佛法的理解和追求。
    颈联:“是日韶春好,言寻初地宜。” 诗人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并表示要寻找一个适合修行的地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修行场所的追求。
    尾联:“郡城东角到,轩槛北端披。” 诗人描述了甘露寺的位置,从郡城东边角门进入,再经过轩槛向北端欣赏风景。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甘露寺周围环境的熟悉和喜爱。
    整首诗通过对甘露寺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王维在诗歌创作中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