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贤天所祐,济世业方崇。
无取玉藏椟,有如虎啸风。
辟明仰虞帝,吐握式周公。
相得惟神契,弗殚倾耳聪。
养期食家不,交必出门同。
吉也拔其汇,亨哉畜以通。
士恒资显德,君亦待弘功。
易理谁诠释,子渊颂语中。
注释:
- 尚贤天所祐,济世业方崇。
- “尚贤”:崇尚贤才。
- “天所祐”:上天所保护。
- “济世业方崇”:帮助世人的志业正在兴盛。
- 无取玉藏椟,有如虎啸风。
- “无取”:不要。
- “玉”:比喻贤才。
- “匣”:比喻藏匿之地。
- “虎啸风”:比喻贤才像猛虎一样发出威风。
- 辟明仰虞帝,吐握式周公。
- “辟明”:敬仰光明。
- “虞帝”:指尧帝,古代传说中的圣明之君。
- “吐握式周公”:比喻效法周公(周文王、周武王),以德治国。
- 相得惟神契,弗殚倾耳聪。
- “相得”:彼此之间有默契或理解。
- “惟神契”:只有神灵才能理解。
- “弗殚倾耳聪”:用尽全部智慧,倾听别人的智慧。
- 养期食家不,交必出门同。
- “养期”:修养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 “食家不”:吃家里的饭不需要付出代价。
- “交必出门同”:交朋友必须走出去与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 吉也拔其汇,亨哉畜以通。
- “吉也”:吉祥的事。
- “拔”:拔出,引申为提拔。
- “汇”:聚集,引申为人才汇集。
- “亨哉”:顺利,引申为事业兴旺。
- 士恒资显德,君亦待弘功。
- “士恒”:常做善事的人。
- “资显德”:拥有显著的美德。
- “君亦”:对国君而言。
- “待弘功”:等待建立伟大的功绩。
- 易理谁诠释,子渊颂语中。
- “易理”:周易的道理。
- “谁诠释”:谁去诠释它?
- “子渊”:这里指孔子,古代的大学者。
- “颂语中”:在赞美和颂扬的话中。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赞颂贤才和君王,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重视和对政治清明的期望。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儒家思想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