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窗讵曰尚高闲,辟达重华志仰攀。
越若临民慎恭已,克知图易在思艰。
明窗一首
明窗讵曰尚高闲,辟达重华志仰攀。
越若临民慎恭已,克知图易在思艰。
注释:
1、讵:同“岂”,难道。
2、辟达: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曾修《诗》、《书》,授徒三千,弟子及再传弟子达三十余人。
3、重华:指黄帝。黄帝姓公孙,号轩辕氏,少昊氏之裔,有土德之瑞,故被尊为天子,称黄帝。
4、越若:指孟子,名轲。战国时邹国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倡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主张仁政,反对暴政。他提出“富贵不能淫”的观点,认为富贵是上天所赐给的,应当珍惜。
5、克知:能够理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孔子和孟子两位古代伟人的赞美。首先,作者称赞孔子的学问高深,他的学问并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帮助人们,这种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尊敬。然后,作者赞扬孟子的人格魅力,他虽然身处乱世,但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道德操守,不为五斗米折腰,这种精神令人敬佩。最后,作者指出,这两位伟人都是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境界和品质的,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