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麦色较东强,讵敢先言饼饵香。
忍饿怜他播种出,慰中总切视如伤。
【解析】
“麦色”即“麦黄”,是诗人观察的物象。“西来麦色较东强”,从视觉角度描写小麦的颜色和生长的盛况,“西”“东”指方位,说明诗人是从西边过来看到的麦田景色,突出麦田的壮美。“讵敢先言饼饵香”,意思是说自己怎么敢先品尝美味的食物呢。“饼饵香”指的是饼饵的香味,“讵”“敢”都是表示谦卑的词语,突出诗人对美食的追求和欲望。“忍饿怜他播种出”,意思是说不忍心看到农民辛苦地种下的粮食被饥饿夺走,“忍饿”“怜他”“播种出”等词语都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之情。“慰中总切视如伤”意思是说总是担心自己的肚子会饿得难受,“慰中”“总切”“如伤”等词语表现出诗人对食物的渴望。
【答案】
译文:西边来的小麦比东边的更黄,我不敢说它好吃,因为我不忍心看到农民们辛勤种植的粮食被饥饿夺走。
赏析:《麦色》这首诗以“麦色”为题,写的是诗人在麦田边看到丰收的麦子时,内心的喜悦与对农民的担忧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诗中用对比的手法写麦田的丰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体验,“西来麦色较东强”一句通过颜色对比,描绘了西来的麦子比东边的更加饱满、金黄的景象。接着,诗人用“讵敢先言饼饵香”这一疑问句来表达自己不敢先品尝美味食物的心情,“饼饵香”则是指美味的食物。这两句诗通过“西”“东”方位的描写,突出了麦田的壮美景象和诗人对此美景的喜爱之情。然后,诗人又用“忍饿怜他播种出”这一反问句来表达自己不忍心看到农民辛苦耕种的庄稼被饥饿夺走的心情,这里的“忍饿”“怜他”“播种出”等词语,都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最后,诗人用“慰中总切视如伤”这一感叹句来表达自己对农民的忧虑之情,这里的“慰中”“总切”“如伤”等词语,都体现了诗人对食物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反问、感叹等修辞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体验和对农民的关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农民苦难生活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