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紫深红缉万枝,书楼即事引清思。
春华秋实胥权置,请看东平振藻时。

【译文】

浅紫色和深红色的花瓣缀满枝头,书屋中的事触发了清幽的思绪;春华秋实都置之度外,请看东平振藻时。

【注释】

振藻:即“振藻楼”,指楼名。

胥:古同“俱”。

东平:即东汉光武帝刘秀,字文叔,南阳郡蔡阳(今湖北随州市)人。东汉开国皇帝,庙号世祖。建武二年(26年),封为梁王。四年(28年),因谋反被废为淮阴侯,流寓安陵。后起兵复国,建武十五年(39年),在定陶称帝,是为光武帝,改元建武。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诗题“振藻楼”指的是王维在任监察御史时期,曾作《振鹭赋》,因此他后来在长安任右补阙时,就以“振鹭赋”作为自己官署的名字。本诗是他在任监察御史时所写。

首句写楼阁的华丽壮观。振藻楼高耸云霄,楼阁上缀满了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花朵和树叶,使这座楼阁显得格外美丽。诗人用“缉万枝”来形象地描绘这些花朵和树叶的繁密程度,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座花的海洋之中。第二句写楼阁中的清静雅致。诗人身处高楼之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感受到城市的宁静与祥和。同时,诗人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心境也随之变得宁静而安详。第三句写楼阁中的繁华景象。春天的花朵盛开,秋天的果实累累,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馈赠。但诗人却将这些繁华景象置之度外,只是静静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东平的向往之情。东平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封地,也是他的故乡。诗人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并留下了深刻的回忆。然而,当诗人离开东平回到长安后,他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再回到那个美丽的故乡了。因此,他只能默默地怀念着那段美好的时光,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回到那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