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甫浙中吟处士,今来徐下缅山人。
一般放鹤留高躅,舍是更当谁与亲。

注释:昨天刚到浙中,吟咏过放鹤亭,今天就来到这,缅怀那位山人。他与一般的放鹤留高躅的人不同,舍此更当谁与亲?

赏析:本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在徐郡时,曾与一位放鹤亭的隐士有过一段交情。这次来访友人,又看到友人正在放鹤亭上。放鹤亭在今浙江萧山西南的山巅上,因有放鹤之遗迹而得名。据传为南朝梁代文学家王籍所作。王籍在这首诗中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东流水西,春色入人家”,可见放鹤亭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首联写诗人初来徐郡时的情景。“昨甫”是“刚刚”的意思。“浙中”指浙江省境内。“吟处士”指隐居于此的士人。“放鹤亭”就是放鹤亭,这里指王籍所作的放鹤亭诗。王籍曾作《有所思》诗:“良苗亦怀新,嘉实起我心。”这里的“嘉树”即指“好树”,意谓好树也怀念新栽下的树苗。“今来”表明自己来到放鹤亭的目的,是为了重游王籍的放鹤亭诗,并在此缅怀隐士。

次句写重访放鹤亭所见。“缅山人”,即对隐者表示敬仰和思念。“徐下”即从徐郡下来。

第三句写隐者的高行。“一般放鹤”指放飞白鹤,这是隐者所特有的行为。“留高躅”意谓留下高尚的足迹。“舍是更当谁与亲”意谓除了这位隐者之外还有谁可以与之相亲呢?这句说只有这位隐者才是值得亲近的知己。

全诗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隐者的崇敬和思念之情。诗中没有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写诗人与隐者的交往,表现隐者的高尚品质和高尚志趣,以及诗人对隐者深深的敬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