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窗正对绿波涯,名借山庄号水斋。
却似石渠披妙迹,水容山态各臻佳。
罨画窗塔湾行宫旁室曲折临水致有佳趣因以避暑山庄内窗名之
虚窗正对绿波涯,名借山庄号水斋。
却似石渠披妙迹,水容山态各臻佳。
注释:
- 罨画窗(yǎn huà chuāng):一种古代建筑窗户,可以绘上精美的图案。
- 塔湾:地名,这里指的是避暑山庄附近的一个湾子。
- 行宫:古代帝王或贵族出行时所居住的宫殿,这里指的是避暑山庄内的行宫。
- 曲径通幽:形容小路弯曲幽深,引人入胜。
- 水斋:以水为主题的建筑,这里的“水”可以理解为水景。
- 石渠:古代的一种水利工程,用石头砌成渠道来引水灌溉。
- 妙迹:指精湛绝伦的建筑技艺。
- 水容山态:形容山水景色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避暑山庄内的一个景观——罨画窗塔湾行宫旁室。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一景点的自然美景和建筑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句“虚窗正对绿波涯”,诗人通过“虚窗”这个意象,表达了罨画窗的独特之处,即窗户虽小却能映照出宽广的视野,正对着绿色的湖面,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受。
第二句“名借山庄号水斋”,则点明了罨画窗之所以得名的原因。这里的“水斋”并非指真正的水中建筑,而是借用了“水斋”这个名字来形容罨画窗周围的环境,如同一个以水为主题的建筑。
第三句“却似石渠披妙迹”,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罨画窗比作石渠,暗示其精巧的构造和巧妙的设计。同时,“妙迹”一词也体现了罨画窗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魅力。
最后一句“水容山态各臻佳”,则是对罨画窗周围景色的描绘。这里的“水容山态”分别指水的形态和山的姿态,诗人通过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罨画窗外的自然风光,既有水的柔美,又有山的壮丽,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