渚畔鱼罾得所偿,丰于竿钓俭于纲。
若非云水沧浪意,子莫执中底足长。
紫泉行宫十咏 其七 鱼罾
渚畔鱼罾得所偿,丰于竿钓俭于纲。
若非云水沧浪意,子莫执中底足长。
诗词逐句释义
第1句
渚畔鱼罾得所偿:“渚”指的是水边的意思。“罾”是一种捕鱼工具,通常用竹制或者金属制,形状像漏斗,用来捕捉鱼类。在这里,诗人描述了他在水边的渔具——鱼罾,并且收获颇丰,意味着他的渔获相当满意。这个描述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这种简朴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第2句
丰于竿钓俭于纲:“竿钓”指的是使用长竿垂钓的方式,而“纲”是捕鱼的工具或设备。这句诗表达了使用鱼罾捕鱼相较于直接用长竿钓鱼更为经济、高效。这里强调了实用与经济的捕鱼方式,体现了作者在生活实践中的智慧。
第3句
若非云水沧浪意:“云水沧浪”形容水面上漂浮的云朵和波浪,常用来形容景象的壮观或变化无常。这里的“若非”表明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变幻莫测的自然条件,就不会有如此丰富的收获。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与之和谐相处的态度。
第4句
子莫执中底足长:“执中”在这里指遵循中庸之道,即不走极端,保持平衡。“子莫”可能是一个人名,或者是诗人自称为“子”。这句诗的意思是,如果没有云水和波澜壮阔的景象,那么按照中庸之道行事的人将会更加长久地得到成功和满足。这表达了一种哲理,认为顺应自然的规律比过度追求某种目标更为重要。
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渚畔鱼罾:位于水边设置的用于捕鱼的工具,这里特指一种简易的捕鱼装置。
- 得所偿: 表示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满意的结果,有一种劳动付出带来的成就感。
- 竿钓俭于纲: 强调了使用简单工具进行钓鱼的经济性和效率。
- 云水沧浪意: 描绘出一幅动态的自然风景图,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激发人的情感和想象。
- 子莫执中底足长: 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即在行为和决策上追求平衡,避免极端。
总结
紫泉行宫十咏中的《鱼罾》一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捕鱼工具的描述,传达出了作者对于自然和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诗中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还蕴含着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和谐生活的追求和智慧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的一种向往和实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感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表达,同时也能从中获得关于如何面对自然、如何过好生活的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