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萦纡几溯洄,沟渠疏治稻田开。
济人遗世同源处,始识葛洪山下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邦达所作的《题董邦达葛洪山八景 其七 惠利祠》,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一水萦纡几溯洄,沟渠疏治稻田开。”
这句诗描写了水流曲折蜿蜒,如同人在行走时回望。沟渠被疏通,稻田得以开发,意味着农业得到了发展。这里的“沟渠”指的是田间的水道,“稻田”则是指田地里种植水稻的地方。
第二句:“济人遗世同源处,始识葛洪山下来。”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这个地方找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仿佛与世人无关,只有自己和这片土地。这里所说的“济人遗世”,可能是指诗人在这里找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感觉,就像葛洪山一样,远离尘世喧嚣。
关键词注释:
- 一水:指一条河流。
- 萦纡:曲折环绕的样子。
- 溯洄:逆流而上,比喻回顾过去。
- 沟渠疏治:指田间的水道被疏通。
- 稻田开:指田地里种植水稻的地方得到开发。
- 济人:指帮助他人,引申为社会服务。
- 遗世:脱离世俗,超然物外。
- 葛洪山:指葛洪隐居的地方。
- 下来:指从高处向下看,形容地势高峻。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观察田野中的水流、沟渠和稻田,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秩序,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而“济人遗世同源处”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的关怀和责任,希望能够帮助他人,同时保持内心的超然和独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