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泉犹壮雨馀,可能对麦不欣予。
三间适搆路中处,来往人劳听憩诸。
注释:
玉乳泉三首:指王之涣《登鹳雀楼》诗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句中的“白日”、“黄河”,以及唐代李益《从军北征》诗中的“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白云无尽时,黄叶落纷纷”。
山下泉犹壮雨馀,可能对麦不欣予。
泉水仍然像刚下过雨时那样旺盛,它可能不会因为对农民的施与而喜悦。
三间适搆路中处,来往人劳听憩诸。
这三间房屋正好建在道路中间,来往行人劳累了一天,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会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玉乳泉后有感而作。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诗的开头两句是说,泉水仍然像刚下过雨时那样旺盛,它可能不会因为对农民的施与而喜悦。这里的“泉水”和“施与”都是关键词,分别代表了自然和人为的两个方面。“泉水”代表了自然的恩泽,而“施与”则代表了人的付出。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恩惠,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依赖和保护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两句诗,诗人描述了自己看到的景象。泉水旁有三间房屋,它们正好建在道路中间,来往行人劳累了一天,可以在这里休息一会儿。这里的“三间”和“劳苦”都是关键词,分别代表了数量和感受。“三间”代表了生活的便利,而“劳苦”则代表了生活的艰辛。诗人通过这两个词组的对比,表达了他对劳动者辛勤劳作的同情和尊重。
最后一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泉水依然旺盛,但人们却不再对它感到欣喜。这是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不再需要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浪费的问题。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劳动者的尊重之心。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和浪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