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轻风一漾舟,柳稊将褪絮飞浮。
山村北远偏宜涉,绿水溶溶浸稻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大意,然后结合着具体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御园暮春三首 其二”:第二首诗,描写暮春时节御花园的景色。诗人在游赏中,被柳树和桃花所吸引,他看到柳叶将脱未脱时,桃花初开未全开时的景象。
“细雨轻风一漾舟,柳稊将褪絮飞浮。”:细雨、轻风都带着水面荡漾,柳树嫩叶将要落尽,桃花才刚刚开放,柳絮随风飘浮。
“山村北远偏宜涉”,“山村”,山间村落,指远离城市的地方;“北远”,地势高峻险峻;“偏宜涉”,适宜于涉水而行。此句写诗人来到远离城市的地方,沿着山势高峻险峻的小径,穿行在翠绿的水稻田边,欣赏着美景。
“绿水溶溶浸稻畴”,小河里的水流清澈透明,把田埂上的泥土浸泡得松软而滋润,使稻穗更加饱满而沉甸甸。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小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前两句写景,用“细雨”“轻风”“漾舟”“柳稊”“絮飞”等词语写出了暮春三月的气候特征和景物特点,为下文写景作铺垫。
“山村北望偏宜涉”,“山村”,山间村落,指远离城市的地方;“北远”,地势高峻险峻;“偏宜涉”,适宜于涉水而行。此句写诗人来到远离城市的地方,沿着山势高峻险峻的小径,穿行在翠绿的水稻田边,欣赏着美景。
“绿水溶溶浸稻畴”,“绿水”是指那一条蜿蜒曲折的山溪,它从高处流下,注入山下的池塘里去。“溶溶”形容溪水流动的清澈见底。“浸稻畴”是说这清亮的溪水把田埂上的泥土都浸润得松软而滋润,使稻穗更加饱满而沉甸甸。
第三联写景,写诗人沿着山路行走,欣赏到的是“绿水溶溶浸田畴”的美景。
第四联写景,写诗人沿着山路行走,欣赏到的是“绿水溶溶浸稻田”的美景。
整首诗以景为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