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额书楼曰涉趣,山容水态满名园。
渊明语祗能从半,志在重华辟四门。
【注释】
涉趣:涉,涉猎、涉及;趣,意趣。泛指游赏园林之意。
山容水态:形容园林的山水之美。
渊明: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曾任彭泽县令,后来辞官归田,过着隐居生活,以田园自娱。
重华:指舜帝。辟四门:指开辟四方城门,招揽四方宾客。
【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涉趣楼主人的诗,涉趣楼位于杭州西湖之畔,主人为宋代隐士林逋。林逋曾隐居西湖孤山,喜爱梅花,种梅养鹤为伴,后人将他和爱菊的刘禹锡合称为“梅妻鹤子”。林逋的诗大多表现了闲逸恬淡、高洁傲岸的人格追求,如《山园小梅》等。
首句“偶额书楼曰涉趣”,意为偶然间在湖边看见一座建在楼阁之上的书阁,名字就叫涉趣。这里的“偶”字有“偶然”、“无意”之意。而“涉趣”二字则取自于陶渊明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见”与“涉”同义,都表示看到、遇见,这里用“涉趣”来代替“见”,既保留了原句的意味,又避免了使用“见”字,显得文风更加自然。同时,“涉趣”一词也暗含了主人对园林的热爱之情。
颔联“山容水态满名园”,意为园林中的山水景观美不胜收,犹如一幅幅画卷。其中,“山容水态”指的是山的形态和水的动态,形容园林中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色。而“满”字则是形容词,表示数量多到没有边际,用在这里则形象地描绘了园林中景色的丰富多样。
颈联“渊明语祗能从半,志在重华辟四门”,意为像陶渊明那样只做一半的事情是不够的,应该立志像舜帝那样开拓四方城门,招揽四方宾客。这里引用了陶渊明和舜帝这两个典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曾经隐居田园,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而舜帝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圣君,他在位期间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治理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这里的“祗”字是“仅”、“只”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只是做到一半而已。“志在”则表示有远大的志向或目标,而“重华”则是舜帝的名字。最后一句“辟四门”则是指开放四方城门,招揽四方宾客。
尾联“志在重华辟四门”,是对整个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涉趣楼主人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是对陶渊明和舜帝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一种致敬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