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角山巅无隙地,刀耕火种有馀思。
村童也解迎清跸,恰似蓬头王霸儿。

崖角山巅无隙地,刀耕火种有馀思。

译文:悬崖峭壁上没有可以耕种的土地,只能通过砍伐树木和焚烧草木来种植,这样的做法让人感到有些多余和无奈。

注释:崖角山巅:指高山悬崖的顶端,地势险峻,不易耕种。刀耕火种:指用刀砍伐树木、焚烧草木的方法来种植,这种农耕方式原始而简单。馀思:多余的思绪,这里指耕种土地的困难和无奈。

村童也解迎清跸(bì):村童也懂如何迎接朝廷官员的车队,即懂得尊敬和礼遇皇家。清跸:指皇帝出行时,随从人员所持仪仗行列整齐,车马不发出响声,以示对皇室成员的尊重。

恰似蓬头王霸儿: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这些村童虽然头发蓬松,看似粗野,但其实他们懂得尊敬和礼遇皇家,就像真正的贵族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村生活的画面,通过对村民生活的描写,反映出农村社会的落后和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现象,以及农民对于皇家的敬畏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山野与皇宫进行对比,突出了山村的贫穷与皇宫的富丽堂皇。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村民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质朴和善良。

在艺术手法上,诗人采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崖角山巅无隙地”这一形象,生动描绘了山区地形的险峻;“刀耕火种有馀思”则表达了农民对于农业劳动的无奈和辛苦。此外,诗人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蓬头王霸儿”这一形象,既体现了农民的朴实无华,也暗示了他们的身份地位。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的朴实形象,反映了农村社会的落后和农民的辛勤劳作。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现象,以及农民对于皇家的敬畏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