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阴胜处一攀跻,碧宇澄空霁景䨑。
今日高轩会心别,都从文赋识端倪。

【释义】

山阴的胜处我攀上高处去攀登,碧空澄明雨过天晴的景致真美好。今日高轩相会心满意得地分别,全都通过文赋来识破端倪。

【赏析】

《搆虚轩》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意境深远,构思精巧。

起句“山阴胜处一攀跻”,以“山阴胜处”为题写景状物,点出地点,又以“攀跻”二字写出了作者的登山之志。“山阴”,指山阴雪浪亭。“山阴胜处”即指此亭。“攀跻”,意为爬山越岭,登上山顶。“一”字,表明作者对登高览胜之情十分迫切。

颔联“碧宇澄空霁景䨑”,承接上文,进一步写景抒情。这两句中,“碧宇”“澄空”“霁景”都是描写天空景色,其中“碧宇”和“澄空”都表现了天空的高远、空旷;“霁景”则表现出晴朗的天空下,云开日出的壮丽情景。“䨑”,同“靤”。这里指太阳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时的光辉,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景䨑”形容日出时阳光灿烂的景象。

颈联“今日高轩会心别”,承前启后,由景而情,表达了作者与知已离别时的心情。“会心别”,即会意告别。“高轩”,指高高的亭子或楼阁。这二句中,“高轩”既是实指,又是虚指。实指是指王令本人在高高的亭子里,虚指则是说与知已一起在高高的亭子里,共同欣赏那美丽的自然景色。“会心别”三字,不仅写出了知已和自己离别时的心情惆怅、依依不舍,更写出了彼此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也暗示了王令此时心中所想:既然要分别,不如多留一些时间,再共赏一次眼前的美景如何?但现实却不容他多留片刻,只得作罢,只好与知已分别,各奔前程。

尾联“都从文赋识端倪”是总结全文。“都”通“俱”,全部的意思。“文赋”,即文章、诗歌。“识端倪”,即认识、理解事物的开端和本质。这里的“端倪”一词,既指知已,又指自己,即王令在与知已分别之际,深感遗憾,但又无路可走,只好把与知已的友情寄托于诗文之中,以抒发心中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构思精巧,语言简练。诗人以“山阴胜处一攀跻”开篇,以“碧宇澄空霁景䨑”收束,前后照应,浑然一体。中间两联,更是将山水、人情、哲理融为一体,表达了诗人与知已分别时,虽欲留连忘返,却又无法割舍的复杂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