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雨而雨曰旸旸,西成庶可冀丰穰。
咄哉言戒满招损,惟益敕心敬不遑。
【注释】
1、四首:指杜甫的《晚晴》一诗,共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四首。
2、曰雨而雨:即“雨”的意思,“旸”同“阳”,太阳。
3、西成:指农作物在秋季收获。
4、庶(shù)可:可能,或许。
5、冀:希望,指望。
6、咄哉:叹词,表示惊讶之意。
7、言戒满招损:指满足时容易招致灾祸。
8、惟益敕心敬不遑:只有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心。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的《晚晴》诗作中的第四首。此诗通过写秋日的天气变化和庄稼的生长情况来反映作者的感慨:丰收有望,但是要时刻保持警惕,不可骄傲自满。
首句“日出扶桑暮入虞”,用日落于东方的典故,比喻国家的危亡之势。接着,诗人以“雨旸不时若岁欲莫”为起兴,描绘了农民盼望及时降雨以获得丰收的情景。然后,诗人又以“嗟我何人恶业萦”作为过渡,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忧虑与无奈。
中间两句“雨旸犹未定,西成庶可冀”,诗人以“雨”和“旸”分别象征天象和农事,表达出了对丰收的期待。然而,诗人又感叹到:“咄哉言戒满招损,惟益敕心敬不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担忧,认为满足于现状容易导致灾难的发生。因此,诗人呼吁大家要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内心。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