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来怪底湿衣襟,却见英英出碧岑。
一缕欲飞何处去,定知琼岛作春阴。

注释:云岫(yún yǒu)厂,即玉山。玉山上有云雾缭绕,所以叫云岫。坐来怪底湿衣襟,坐在这里奇怪地觉得衣服都被弄湿了。却见英英出碧岑,却看见英英从碧绿的山巅飞出来。一缕欲飞何处去,那一缕像要飞走的是什么?定知琼岛作春阴,定知道琼岛上会下起春雨。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观察和想象把玉山描绘得栩栩如生,形象逼真。

坐来怪底湿衣襟,“坐”字表明这是在静观中产生的联想。“怪底”,意为奇怪、惊异。“湿衣襟”形容自己因长时间观赏而感到十分兴奋。“坐来”、“怪底”,表明诗人是在静静地坐着,默默地观察着眼前的景象,内心充满了惊喜和激动。“坐”字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而“怪底”则显示出对眼前景象的惊异之情。“坐来”二字既写出自己的心境,又点出时间、地点,为下文写景张本。“湿衣襟”则直接点出了自己因观赏而感到的兴奋与满足感。“湿衣襟”不仅形容了自己因长时间观赏而产生的兴奋感,更暗示着自己在玉山上的所见所闻都如同沐浴般令人心旷神怡。“却见英英出碧岑”,这一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英英”一词用来形容玉山之美丽,如同一位美丽的女子一般。“碧岑”则描绘了山的颜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这一句将玉山比作一位美丽的女子,既表现了其美丽动人的一面,又赋予了玉山以生命和灵性。“却见英英出碧岑”一句,不仅展现了玉山的美丽与灵动,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震撼和喜悦。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从碧绿的山巅飞腾而出,那种惊艳、震撼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一缕欲飞何处去”,这句诗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困惑之感。“一缕”一词形容了云彩的形态,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欲飞”则暗示了云彩的动态,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然而,“何处去”则表达了一种迷茫和困惑之情。诗人不知道这些云彩最终会飘向何处,也不知道它们的命运将会如何。这里的疑惑之情既是对自然万物的感慨与思考,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会。“定知琼岛作春阴”,“定知”一词强调了诗人的信心与确定性。“琼岛”则是指传说中的仙境或神仙居所。“作春阴”则意味着春天的到来和天气的变化。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和敬畏之情。他认为云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就像春天到来时会给大地带来温暖和生机一样。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之情。总之,这首诗通过对玉山的描绘和对云彩的观察,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景象,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